项目名称: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湿热蕴结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研究
我院肝病科科目前正在开展苦黄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湿热蕴结证)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观察研究项目临床研究,现诚邀符合条件的患者参加。
项目简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脂肪肝最常见病因。目前全球范围内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超过30%,并呈上升趋势,如果脂肪肝的患者出现转氨酶或转肽酶升高,则有可能发生了脂肪性肝炎,并可进展为肝纤维化、终末期肝病,已经成为21世纪肝病领域第二大肝脏疾病,预计未来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能逐渐成为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和原发性肝癌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西药控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减重(体重减轻5%~10%)基础上中药辨证论证有可能发挥治疗作用。苦黄颗粒处方由苦参、大黄、茵陈、春柴胡、大青叶五味中药组成,源于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中的“茵陈蒿汤”,为历来公认治疗湿热黄疸的名方。前期药理学研究和临床研究发现,苦黄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胁肋疼痛、口苦口干、大便不爽等中医症候评分,有潜在的保护肝细胞、减轻炎症、改善血脂代谢、调节菌群紊乱以及抑制纤维化进程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苦黄颗粒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湿热蕴结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招募条件:
①符合非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者;
②符合中医湿热蕴结证诊断标准者;
③18周岁≤年龄≤70周岁,性别不限;
④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如您符合入选要求,并有意参加本研究项目,请咨询李医生、谢医生。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李医生 13810686326;谢医生 18932128297。
联系地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