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科普 | 腰背不好,试试踩跷
发布时间:2023-05-17 作者:推拿科主治医师王可天 来源:生命时报

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有一种中医疗法,就得用“腿”,它就是踩跷。踩跷术最早的雏形见于《汉书》,其中记载了踩跷的准备工作、患者体位及操作过程。到盛唐时期,按摩学的发展达到顶峰,踩跷广泛应用于骨伤科。至南宋时期,峨眉山的白云禅师创立了峨眉天罡指穴法,也就是现今踩跷术的具体操作方法,使踩跷法在民间得以传承。踩跷法作为推拿手法里最为特殊的一类,与双手治疗相比,优势明显。

作用力大。如遇身体健硕或体型肥胖的患者,医者用双手治疗很费力,若用双足踩跷,可以使患者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得到充分松解,方便治疗。

渗透力强。有些患者的病灶位置很深,医者用自己的拇指或肘关节进行点按,很容易出现拇指劳损的问题。踩跷法的出现既保护了医者,还能同时让按揉力度更“深入”,渗透力更强。

接触面积广。人的脚掌比手掌大,手法松解软组织一般需要耗时10分钟,而踩跷松解软组织只需耗时5分钟左右,便可达到同样的疗效

踩跷疗法虽好,但有适应证。一般情况下,踩跷疗法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后导致的胸椎和腰椎的筋出槽、骨错缝等,或因久坐、久站等引起的腰背臀部疼痛,如腰背肌劳损、腰背筋膜炎、腰三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梨状肌综合征、骶髂关节紊乱等。这里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几种踩跷法。

双脚交替踩踏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双足一起一落地踩踏,依次沿腰骶部上移至第七颈椎下缘,反复5~10次,以患者腰背部软组织松软为度。

脚推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一足从患椎横向推至竖脊肌外缘,另一足从患椎向患者下肢方向推,反复10~15次,以患处肌肉不僵硬紧张为度。

脚啄点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单足或双足足尖点于患处,反复3~5次,次数不宜过多,以患者出现酸、麻、胀等感觉为佳。若患者体重过大,亦可用医者足跟部进行点法治疗。

足滚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双足置于患者患处,带动患者身体进行摆动,反复15~20次。速度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

足跟蹬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双足跟蹬住患者两侧髂后上棘并向患者下肢方向用力,反复操作5~10次,以患者腰骶部软组织松软为度。

足跟击法。患者俯卧位,医者双手撑住踩跷床上的横杆,一足踏床,另一足跟部击打患者臀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外侧处,反复操作2~3次即可。此法力量较大,次数不宜过多。

需要提醒的是,体质虚弱者,高龄者,中度及重度骨质疏松者,任何原因引起的皮肤破损、肿胀、发热、瘀斑及出血者,强直性脊柱炎者,脊柱结核者,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患的人群,不宜踩跷治疗。踩跷术是技术性非常强的操作,切不可自行在家实施,以免发生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