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今年宣传活动主题:“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自1981年美国首次正式报道以来,现已蔓延到全世界,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医学难题。目前全世界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AIDS病例(HIV/AIDS).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迄至2001年底,全球已有6500万人感染HIV,其中2500万人已经死于AIDS。AIDS流行范围广泛,病情复杂严重,死亡率很高。目前在全球范围内,HIV/ADIS已成为第4位主要死因。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性接触 患者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含有HIV病毒,性活动中,HIV通过破损的生殖器黏膜进入未感染者的体内,导致感染。
2、血液 静脉吸毒(共用针头)、输入含有HIV的血液或血液制品、移植HIV感染者的组织器官、有创的侵袭性操作过程被含有HIV的血液污染。
3、母婴 未治疗的HIV阳性孕妇在孕期、分娩或母乳喂养过程中将HIV传染给胎儿。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为了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健康、幸福,应该怎么预防艾滋病?
1.拒绝不洁性行为,尤其是避免与艾滋病人发生性接触。
2.远离毒品。
3.不随便使用血制品。
4.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及牙刷等可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5.不直接接触HIV感染者体液(血液、精液、乳汁等)
供稿:疾控办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