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明医说 | “白露身不露”,体质偏寒、气血不足的人更要注意,做好这件事秋冬更健康
发布时间:2025-09-07 作者:妇科 毛新彤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9月7日是白露节气,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自然界中的阳热之气加速向地下收敛,阴气渐重。这种“阳消阴长”的转换,正是人体阴阳平衡容易失调的时候,对于体质偏寒、或气血不足的女性而言,尤其需要关注自身的妇科健康。

白露时节 为何妇科病易发高发?

白露时节的养生关键在于“防”和“养”。此时易发或加重妇科问题,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

寒邪易侵 胞宫首当其冲

“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后,早晚温差极大,但正午仍可能较热。很多女性贪图凉爽,衣着依旧单薄,尤其容易忽略腰腹部、脚踝和后背的保暖。我们的胞宫(子宫)最喜暖而恶寒,一旦寒邪由下焦或经络入侵,就容易导致气血凝滞,引发或加重痛经、月经推迟、经血颜色暗黑伴有血块、慢性盆腔痛等问题。

燥邪当令 耗伤阴血

秋季主“燥”,白露时节的特点是“秋燥”夹寒,称为“凉燥”。燥邪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阴血。而女子以血为本,经、孕、产、乳无不与阴血密切相关。阴血不足,可导致月经量少、周期紊乱、甚至提前进入围绝经期(出现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更年期症状加重),以及皮肤干燥、瘙痒等问题。

情绪波动 肝气易郁结

秋风萧瑟,草木凋零,人容易产生“悲秋”的低落情绪。在中医理论中,肺主悲,与秋气相通;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绪低落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肝经循行绕阴器、抵小腹,肝气不舒则气血运行不畅,常表现为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癥瘕(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病情波动。

白露时节 如何科学养生防未病?

保暖为先 重点防护

不露脐、不露腰、不露脚:及时换上长衣长裤,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水中可加入少许艾叶或生姜,以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

护好后背:后背有膀胱经和督脉,是人体阳气运行的通道。早晚出门可加一件薄外套或披肩,避免寒风直吹后背。

饮食润燥,温润结合

忌食生冷:避免冰淇淋、冷饮、生冷瓜果,以免损伤脾胃和胞宫阳气。

多吃温性、润燥之物:推荐山药、南瓜、小米、红枣、桂圆、核桃、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等。可以常喝红枣桂圆茶、山药小米粥、冰糖银耳羹,既能健脾益气,又能滋阴润燥,补养气血。

适时进补:对于平素气血虚弱的女性,此时可以适当用当归、黄芪炖汤,以益气养血。

调畅情志 适度运动

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舒展气机,驱散忧郁。

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培养兴趣爱好,保持心情愉悦。

规律作息,早卧早起:

《内经》倡导秋季“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护阴血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白露是天气由热转凉的关键节点,也是女性朋友养护身体、预防妇科疾病的黄金时期。希望大家都能顺应天时,科学调养,以健康的身心状态迎接金色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