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中医与人文医学
中医与人文医学
宽街·明医说 | “小雪吃对路,一冬都舒服” 补肾藏精,顾护脾胃,推荐从这几点着手→
11月22日为小雪日。此时冬意渐浓,在北风的催促下,寒气翻山越岭而来,北方初雪或临,万物冬藏,大地一片静谧悠然,银装素裹的冬日画卷将徐徐展开。
2024-11-22
宽街·明医说 | 补冬不如补霜降!宽街医生教您如何贴秋膘,还不长肉?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公历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此时,天气渐凉,昼夜温差增大,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于地表和植被,形成细微的白色冰针或六角形霜花,故名“霜降”。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作“早霜”或“初霜”,把春季出现的...
2024-10-25
宽街·明医说 | 重阳至,寒露到,秋中之秋,做好这几点平安过冬,尤其早晚坚持这样做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当草木上莹莹的露水透着几分寒意,菊花渐渐黄艳夺目。
2024-10-11
宽街·明医说 | 秋分节气:秋色平分 养阴补津
今年9月22日为秋分日,此时碧空澄澈,银杏渐黄,高粱红了,棉花白了,或浓或淡的秋色像调色板一样铺陈开来,谱绘出瓜果飘香、收获满满的丰收时节。
2024-09-22
宽街·明医说 | 由热渐冷!一年中最重要的转折点,防病一定要这样做
时值九月,夏日残留的暑气慢慢散去,秋风裹挟着凉意从北到南,山峦间层林渐染,田野里瓜果飘香,在一片疏朗澄澈里,清清爽爽的秋天来了。
2024-09-03
宽街·明医说 | 处暑时节吃啥最养人?“鸭 梨”山大!
俗话说“立秋不是秋,秋在处暑后”。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北方会越来越凉爽,昼夜温差逐渐增大,但很多地区还会出现高温天气,人们把立秋后的高温天气称之为“秋老虎”。南方俗谚说“处暑十八盆,天气自然凉”,意思是处暑后天气依然炎热,人们每天需用一盆水冲凉,待洗过18盆,到了白露节气,才能感觉到真...
2024-08-27
宽街·明医说 | 天一热就没胃口、容易累……可能是因为出汗“伤阳气”,宽街明医教您苦夏不...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节气后,天气愈发炎热,不少人食欲会受到影响,容易疲倦乏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建议,在饮食上要以清爽为主,可食用清爽的蔬菜、水果,同时保证鸡蛋、牛奶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的适量摄入。
2024-07-08
宽街·明医说 | 芒种:麦黄梅熟 祛湿防暑
“风吹麦成浪,蝉鸣夏始忙。”当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田野里弥漫着新麦的清香,芒种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此时节,麦穗金黄梅子熟,枝上蝉鸣,小池蜻蜓飞,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就要来临了。
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