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李乾构
发布时间:2010-10-26

全国名中医李乾构:既为良医 亦为良相

7月20日,第四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全国名中医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我院李乾构荣膺“全国名中医”。

李乾构,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60余载。首都国医名师,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查批准为全国第三、四、五、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形成独特的调肝理脾学术思想,提出调脾十五法、治胃十五法。他发起并编著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胃肠病学专著《中医胃肠病学》,成为国内编撰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的第一人,是当代中医脾胃学说奠基人之一。

学宗岐黄,大医精诚

1964年,李乾构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后,在北京中医医院从事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即跟随中医肝病大家关幼波教授佐诊肝病,又跟随王宝恩教授、陈敏章教授学习现代西医技术。具有扎实的中西医理论知识,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总结出脾胃气虚是消化系疾病的根本原因,强调气血辨证。完善发展了补土扶正派的学术思想。尤为擅长胃肠疾病、肝胆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李乾构教授认为脾胃气虚是消化系疾病的根本原因。同时重视脾胃病气血辨证之法和痰瘀致病的病机。提出“因虚致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气逆”论治胃食管反流病;脾虚肠燥论治便秘;脾虚湿困论治泄泻;土虚木乘论治胆病。并总结出了治脾十五法、治胃十五法、治泻十法、调肝十法、治胆八法。临床方面,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期病变的中医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分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逆转、功能性胃肠病的中医药干预等方面颇有建树。

著书立传,凝蓄英华

1983年,李乾构作为囯家中医药管理局急症胃痛协作组组长,带领全国15个三甲中医院一批中医脾胃病专家开展对急症胃痛进行研究,研发了治疗急症胃痛的气滞胃痛冲剂、虚寒胃痛冲剂、阴虚胃痛冲剂等治疗胃痛系列中成药,并书写了《急症胃痛规范》,主编出版了《急症胃痛证治》一书,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表彰为全国中医急症先进工作者。

1989年8月在全国中医脾胃病学术会议上,成立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当选为主任委员,1989年至2008年四次换届选举连任主任委员。1993年11月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医胃肠病专著《中医胃肠病学》,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等奖和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此后又主编出版了《中医消化病学》,并主编了专业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现改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社会责任,振臂疾呼

1996年李乾构被评为全国中医内科先进工作者,是国家基本药物评审专家、国家医保药物评审专家、国家非处方药物评审专家。1988年5月至1999年9月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十二年间,兼任全国省会城市中医院医院管理研究会会长,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交流医院管理经验,起到了提高中医院管理水平的作用。曾任全国中医急症学会副会长。曾兼任第九届与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肥胖症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等职。

在北京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乾构提出为中医立法的提案。在全国十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李乾构提出亟须立中医药法的议案,受到全国十届人大四次会议议案组的高度重视,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