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 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2023 年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临床科研方法培训班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主办,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联合承办。
27日下午,第七届北京中医药循证中心年会/暨临床科研方法培训班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启。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李萍教授致欢迎辞,并宣布2023年中医文化素养调查启动。
在学术交流环节,李萍教授介绍了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索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优势的队列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商洪才教授介绍中医药现代化与智能中医药北京下中医药的发展路径。北京儿童医院冯国双教授讲解了POvaStim指导用药模型的开发与评价。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曹卉娟教授讲授系统评价再评价的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江教授介绍以发生率比为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的R软件实现。北京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孙凤教授分享了模拟目标RCT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案例。北京中医药研究所胡晶教授介绍了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真实世界数据扩充对照组患者的设计类型。
中医药循证传承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市中医药研究所李博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李扬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褚红玲教授及冯国双教授、李江教授、胡晶教授、孙凤教授、曹卉娟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负责人苏祥飞参与讨论。
28日,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2023年学术年会召开。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汪红兵致欢迎词,简要介绍了会议的主要议程和目标。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杨国旺在致辞中强调了中医药在脾胃病领域的重要性和研究创新的必要性。
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杨娜在致辞中肯定了北京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在推动脾胃病领域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表示学术交流将进一步促进北京地区脾胃病专科高质量发展,中医药传统智慧将与现代医学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
各位知名专家围绕脾胃病各个方面展开了精彩报告和学术讲座,包括脾胃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案、中药治疗和针灸疗法等,展示中医药在脾胃病领域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现代医学界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机会。
张声生教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的诊疗问题为主题,介绍了中西医结合诊疗的关键问题。杨国旺教授以肿瘤专病为例,探讨了中医优势专科核心诊疗体系的构建问题。王林恒教授介绍了关于共聚焦激光内镜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汪红兵教授讲解了藏医药学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为与会人员提供了新的治疗视角。苏晓兰教授讲解了脑肠同调与功能性胃肠病中医治疗。许昕教授分享了基于“冲脉-阳明关系”实践异病同治临证思维。李鹏教授探讨了内镜减重的探索。
李乾构教授分享了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宝贵临床经验。尤红教授介绍了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丁霞教授介绍了脾胃病的基础进展。李敏教授分享了小儿咳嗽与肺与胃的关系。唐旭东教授介绍了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治。李军祥教授分享了董建华院士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青年论坛环节,各单位代表开展了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主委与副主委、秘书长进行点评,会议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年会暨培训班为与会者们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中医药在脾胃病领域的学术进步和临床实践水平的提高,对推动脾胃病治疗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医药脾胃病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