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血疗法’真是太神奇了!”提起在我院乳腺科的就医经历,患者李女士禁不住翘起大拇指直夸疗效的神奇。经过门诊治疗,她左乳的巨大肿物立竿见影就缩小了,遵医嘱定期治疗后,大于10厘米的肿物最终完全消失了。
李女士左乳的巨大肿物是去年出现的,初期以为是乳腺癌,后来经穿刺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让她的心放宽了起来。但因为肿物大于10厘米,辗转多地治疗效果不佳,一些医生建议她手术切除乳腺治疗疾病。年纪轻轻就要遭遇失去乳房的痛苦,虽然不是癌症却面临和癌症一样失去乳房的命运,她的心又悬了起来。
当她偶然从一位病友那里打听到我院使用中医的方法可以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后,几乎是日夜兼程赶到了北京。令她惊喜的是,在门诊第一次治疗,经小小的银针引血拔罐后,半年没有缩小的肿物,竟立竿见影的当时就出现了缩小,回家后的数天,肿物依然有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过两周一次的治疗,配合上中药和外用药膏,最终肿物完全消失。
引血疗法虽然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但将引血疗法用于像肉芽肿性乳腺炎这样阴证性疾患的创始人,是燕京外科流派代表人物,我院外科鼻祖赵炳南老先生。赵老首次将引血疗法引入阴证性疾患的治疗,开创该类疾病刺络放血治疗之先河。在赵老学术思想指导下,引血疗法被广泛用于外科各类阴证性疾患,如肉芽肿性乳腺炎、浆细胞性乳腺炎慢性僵块期的治疗。李女士正是千千万万受益者中的一位。
引血又称刺络,在历史上一直用于阳证,汉代《伤寒论》明确记载“阳证宜针”“阴证宜灸”,金元时期刘完素认为泻血有类同寒凉药的功效。而赵老独辟蹊径,将其独用于阴证、寒证治疗,看似与传统“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观点矛盾,但其所治疗阴证疾患病机在于气血瘀滞、阳虚寒凝,引血疗法通行血脉、营复阴阳。
虽然每次治疗只需要几分钟,但针对引血疗法能否用于阴证疾患的探索,赵老却坚持了几十年。1995年赵老弟子在《中国针灸》杂志首次报道从1978年开始应用赵老引血疗法治疗阴证病例的总结,着重指出“赵老早年行医时采用引血疗法治疗时毒瘀血壅盛的实证,晚年则将引血疗法独用于本属阴证、虚证、寒证的锁口疮,是他‘呼脓去腐’、‘煨脓长肉’‘回阳化腐生肌’等学术思想的体现”。引血疗法用于阴证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也是阴证性疾患治疗的里程碑事件。
供稿:乳腺科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