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亚太地区皮肤病产教融合研讨会暨大枫子油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周冬梅教授在专题演讲中展示了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特色剂型:油剂的使用经验,深入阐述了湿疹的中医诊治思路和临床经验,以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向与会者展示了中医在皮肤病治疗领域的独到之处。
周冬梅教授以大枫子油为例展开讲解。大枫子油源自我科奠基人、中医皮外科学界泰斗赵炳南老先生的经典名方,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祛风止痒的功效,适用于湿疹、手足癣等多种瘙痒性皮肤疾病。据周冬梅教授介绍,赵老外用油剂有许多种,例如甘草油、甘榆油、蛋黄油、烧伤1号油、血余蛋黄油等很多品种。在诸多外用剂型中,油剂具有突出的清洁、滋养作用,如果作为机制,加载不同中药,则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从清热解毒、润燥生皮到杀虫止痒、解毒生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外治剂型。在互动答疑环节,现场中医诊所的医生纷纷向周冬梅教授提问请教。
作为燕京赵氏皮科流派的主要传承阵地,对于赵老经验方药的继承和发展是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一直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几十年来,赵派传人不断使用油剂、并有创新。尤其是王萍教授近年来在油剂的创新使用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医药的传承工作和成果转化开拓了新思路,也是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中迈出的坚实步伐。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湿热环境,湿疹等疾病高发,当地中医师对中医诊疗经验的需求迫切。周冬梅教授的此次赴新,不仅为新加坡的同行们带去了宝贵的知识财富,也为“宽街中医院”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随着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将继续秉承赵炳南流派的特色,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全球皮肤病患者的健康福祉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本次盛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产教融合促进工作委员会主办,汇聚了中新两国的医学精英和医药企业,共同探讨和分享中医治疗皮肤病的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与会官员、学者一致认为会议不仅促进了两国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入合作,更为中医药在亚太地区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新双方在中医药治疗皮肤病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医师培训等方面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