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9·15”减盐周 | 人人行动、全民控盐——就要5克盐!
发布时间:2021-09-15

每年9月15日所在的第三周为“9·15”减盐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国家行动办公室继续向公众传播“要5克”减盐理念和生活技巧,倡导“人人行动 全民控盐”,促进公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from clipboard

风险篇:

1.盐摄入过多会出现心脏病,引起脑卒中的症状。摄取过多盐会超出肾脏新陈代谢的承受能力,加剧心脑血管病工作压力。

2.盐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压升高,中风风险增加。身体每储留1克食用盐,就需111.1克水与之配出“盐水”存储在组织,血管中水份增加,血管壁遭受的工作压力也随着扩大。

3.盐摄入过多会引起骨质疏松。食用盐主要成分是钠,身体每代谢1000mg钠,大概会损耗26mg钙。吃盐越多,人体内钙含量越低。

4.盐摄入过少容易导致低钠血症,出现软弱乏力、恶心呕吐、头痛嗜睡、肌肉痛性痉挛等症状。

常见的认识误区:

1.海盐比食盐含钠少。美国心脏病协会一项调查显示,61%的人认为,海燕比食盐含钠更少。事实上,海盐与食盐的含钠量相同,都为40%。

2.炒菜不加盐,钠就不过量。日常饮食中,超过75%的钠来自加工食品。超市中现成的汤料包、沙拉酱等食品都含有很多钠。

3.大量的钠只存在于食物中。除了多盐食物,很多非处方药也含有大量的钠,有些药物的钠含量甚至达到一天的钠摄入量。因此,特别是高血压人群应当注意这些药物标签上的警示语。

4.不吃太咸的食物就不会摄入太多钠。熟食、面包、三明治、奶酪等不太咸的常见食物,也可能会含有大量的钠。

食用标准: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倡导,成人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5g。

日常饮食注意事项:

1.家庭烹饪少放盐和酱油,学会使用定量盐勺。

2.少吃榨菜,咸菜和酱制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3.学会阅读食品营养成分表,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选用“钠”含量低的食品。

4.多选择新鲜的肉类、鱼类、蛋类,少吃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5.炒菜起锅前再放盐。起锅前放少量盐或酱油,盐分尚未深入到食品内部,但舌头依然可以尝到咸味,达成同样咸度下减少盐用量。

6.凉菜即拌即食。调凉拌菜的时候,盐分往往局限在菜的表面和下面的调味汁中,尽快吃完可以减少盐分深入内部。

供稿:疾控处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