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名中医在身边 | 刘清泉:中医药抗疫有“方”,扶危渡厄显医者担当
发布时间:2021-07-28

名中医在身边

今年我院26名医师分别荣获“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王国玮、王笑民、王萍、王麟鹏、刘红旭、刘清泉、许昕、张声生、金玫、姚卫海、董子亮、程海英12位专家荣获“首都名中医”称号,王玉光、毛克臣、曲剑华、杨国旺、张捷、郑军、滕秀香7位专家荣获“优秀名中医”称号,王桂玲、刘宝利、李彬、张苍、赵文景、徐旭英、徐春军7位专家荣获“首都中青年名中医” 称号。(以上各项名单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名中医”是首都中医药系统的先进典型,他们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传承着以燕京医学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

今天继续推出“名中医在身边”专题,系列报道我院“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以此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祝贺!

首都名中医——刘清泉

from clipboard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一名医生,我最能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为了救人,可以不惜一切代价调集物资来满足一个普通病人的需求。这一切,都是因为生在中国,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20年1月21日,刘清泉成为第一位奔赴抗疫一线的三甲中医医院院长,把满腔热情都献给了患者。

“疫”线主力军,中医早期全程介入

刘清泉是我国从事急诊临床一线时间最长的医生之一,并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积极救治北京市第二例输入型“SARS”患者,并参与制定“SARS”的中医药治疗预防方案,参加人感染禽流感的中医药防治工作,主持制定了汶川地震后常见病的中医药防治手册,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派奔赴疫区参与手足口病的中医防治工作,作为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成员参与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from clipboard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临危受命,奔赴湖北武汉,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救治专家组中为数不多的中医药专家参与一线抗疫战斗,担负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救治、方案制定、指导、管理等多项工作。从武汉到北京,再赴新疆、天津和东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是他的战场!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主持召开的疫情救治专家座谈会上,刘清泉首次提出对感染新冠病毒的肺炎患者应按照病情轻重,分为社区、轻度、中度和重度,采取分级分类管理,并强调中医药要作为主力军早期全程介入。

开辟主阵地,掌舵首家中医方舱医院

from clipboard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是首个国家中医医疗队接管的方舱医院,2020年2月14日开舱。这里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以轻症为主,采取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方法救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刘清泉任中共江夏方舱医院临时委员会副书记、院长。

江夏方舱医院中,患者全部接受医院推出一整套中医组合疗法:每天两袋中药汤剂;耳穴压豆调理患者咳嗽、头痛、失眠;穴位敷贴驱寒祛湿,缓解颈肩腰腿痛;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强身健体。从2020年2月14日开舱到3月10日休舱,方舱医院564名患者中没有1例转为重症,创造了奇迹。

刘清泉对全中医接管方舱医院的经历感触颇深,在方舱医院里,通过对轻型和普通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能够有效加快患者病情好转,减少患者重症、危重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另外,及时切断传染源,对病毒传播的管控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患者主心骨,视患如亲言传身教

作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清泉以身作则给予学生“做人、为医”的指导,即使上午的门诊延长到下午三四点钟,或是由于繁忙的门诊没有吃饭和休息的时间,他永远是微笑着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很多学生说“我是先折服于老师视患如亲的情怀,而后开始跟师学习的,或许教师的身体力行影响比口中教诲更让人刻骨铭心吧”。

“这么忙,为什么还要坚持出门诊?”曾有记者问他。

刘清泉笑着说,“我的核心任务是一名医生,为病人看病是我的责任。我对病人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病人们愿意来找我看病,是对医生个人医疗技术的肯定。其实医生的成长离不开病人,他们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对学生,刘清泉没有太多口头上的要求,而是言传身教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如何为医。“这么大的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与计划,作为导师不应该去强行要求而应该正确引导,只要方向正确,再新颖的想法都是值得鼓励的”,这样看似宽松的导师,其实更激发了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他总是会毫无保留、耐心细致的给予最大的指点。学生们赞誉刘清泉为最真诚无私又渊博深邃的导师。

“中医药学未来的发展就是要勇于、敢于和现代科技结合,而且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语言,把中医最古老的理论说清楚、讲明白,从而使中医药真正成为一门世界的医学,成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能够使用的医学体系。”刘清泉表示,中西医融合对于中医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而且未来可能形成一门新的医学。既有中医经典的传统理论优势,又能体现现代科技的内涵;既非经典中医,也非现代西医,而是两者优势互补的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

相关阅读:

【宽街荣耀】我院26名医师分别荣获“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

【名中医在身边】王国玮:承家学担重任,融合创新推动中医传承发展

【名中医在身边】王笑民:从“毒”论治肿瘤,开拓中医治癌新思路

【名中医在身边】王萍:致力攻克皮肤顽疾,开展中医产品创新研究

【名中医在身边】王麟鹏:“针功夫”通经祛邪,推动针灸学创新发展

【名中医在身边】刘红旭:中西医结合治“心病”,打造医教研一体化心血管病中心

供稿:继教办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