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医院新闻 | 注重科研管理 提升研究能力——针灸中心喜获6项2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发布时间:2020-10-10

近日,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出炉,针灸中心喜获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中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创造科室国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立项率、总经费的历史新高。

目前,针灸中心在研国自然项目达到10项,14位在职医生获得国自然基金项目,体现出科室整体科研实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医院重视学科建设和内涵建设的结果,也是科室脚踏实地、努力耕耘的回报。

近年来,针灸中心在医院良好科研氛围的熏陶下,大胆创新,既着眼于整体统筹规划,又致力于每一个细节的落实,为各项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管理举措包含以下几方面,首先,科室强化“三个意识”,即:居安思危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打“持久战”意识。针灸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针灸学重点学科发展至今,虽然在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但距离国内前三甲还有一定差距,寻找差距,居安思危,不断攀登是学科发展的出路,科研能力则是决定学科地位的重要一环。基于学科人员的现状,针灸中心发挥团队作战意识,形成合力,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from clipboard

针灸中心年会讨论科研工作

第二,做好“三个结合”,即:临床和科研结合,传统中医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做好临床是基础,进一步发展则需要科研的支撑,为了同时实现两项任务的最优化,就必须做好顶层设计,让专科的优势病种、专病门诊、独特技术、现代技术实现最优地匹配,让临床和科研密切结合,让现代技术服务于传统中医。同时基础研究要紧紧围绕着临床研究开展,要做临床研究中疗效最优的病种的机制研究,为中医科学代言,为中医人树立信心。

from clipboard

首都国医名师周德安教授传授学术经验

第三,夯实“三个基础”,即:前期研究基础、名老中医经验挖掘创新基础、标书撰写技能基础。为了在较短时间内丰富科室团队前期研究基础,针灸中心在优化学科研究方向的前提下结合每一位研究者的兴趣,将所有的研究者划分成了四个科研小组,进行捆绑式管理,共同研究共同产出,形成研究合力。研究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开展文献学习,跟踪研究前沿;开展名老中医经验的整理、挖掘和创新;开展标书技能的讲解和标书案例式讨论等学术活动,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from clipboard

邀请《stroke》杂志主编C.Miller Fisher教授到科室进行学术交流

第四,做好“三期工作”,即:前期标书撰写,中期精心调整,后期根据专家意见重点优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让科室成员标书有充分的撰写、修改、完善的时间,科室每年8月中旬开始布置第二年全年的标书撰写工作,在12月中旬完成初稿。期间团队成员要完成查新检索、研读前一年的招标指南、与本组科研小组讨论、完善构思等等工作。之后是几个月时间的精心修改,最后还要根据专家的重点意见逐项加以优化。

第五,制定“三大制度”,即:《论文发表奖惩方案》、《医师系列年度量化考核方案》、《科研小组量化评分办法》。针灸中心在广泛征求意见、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核心小组通过了以上三项制度,奖惩分明,导向明确,旨在引导科室研究人员步调一致,共同前进。考核既具体到每一个人,又兼顾团队作战能力的提升;既划定了一般研究者的标准,又对研究生导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小部分人领跑,其他人能跟跑,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经过不懈努力,科室团队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标书质量和数量也不断攀升,科研成绩初见成效。未来,科室将总结申报经验,组织好项目的过程管理,探索高质量的科研产出之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取再创佳绩。

供稿:针灸中心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