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是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的具体运用。在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是最常见的冬病夏治疗法之一,也就是百姓所熟悉的”三伏贴”,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我院在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传统理论指导下,荟萃了多位名老中医经验,结合“天灸疗法”研制了防治慢性咳喘疾病的外用三伏贴:“温阳化痰穴贴”(京药制字Z20110007)。自2003年来,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咳喘疾病患者,临床安全有效。“温阳化痰穴贴”已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在北京地区推广,成为中医传统疗法一大特色!
【适用病症】
慢性咳、痰、喘类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
【就诊须知】
今年“三伏贴”共36贴,6月21日即可开始取药(儿科6月22日开始)。
【取药方法】
我院呼吸科、儿科、耳鼻喉科开展贴敷工作,可以挂普通号(需要提前预约,已取消当日挂号),到相应科室取药。
【贴敷时间】
一伏 7月16日—7月25日 10日
二伏 7月26日—8月4日 10日
润二伏 8月5日—8月14日 10日
三伏 8月15日—8月24日 10日
【贴敷方法】
每伏连续贴其中的3日,每次贴三个穴位,贴6小时后取下。
常用穴位:天突、肺俞、膻中、大椎(穴位在医生指导下选取)
【慎用人群】
咳血、孕妇、结核、支扩、过敏、瘢痕体质等。
【注意事项】
1、外治法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毒,治疗期间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
2、贴敷期间忌吃冷食冷饮,忌烟酒油腻食物,有感冒发烧的患者暂时不贴。
3、贴敷后如有不适,如:局部刺痒,疼痛,出现疱疹或皮肤破溃等,请立即取下药物,并及时到院处理,严重的也可直接到皮肤科就诊。
4、体质实热型以及患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者不宜进行本治疗。
供稿:呼吸科、耳鼻喉科、儿科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