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他的声音难掩倦意。交谈中,他一直重复着:“我不是英雄,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他就是在武汉抗疫一线连续奋战近3个月,昨天刚刚回京的东城区人大代表、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
1月21日,刘清泉紧急受命作为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副组长奔赴武汉,承担新冠肺炎患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救治,以及方案制定、指导、管理等工作。“初到武汉时,真是很焦虑。”刘清泉坦言,每天想的都是尽快摸清这个病的特点,找到中医救治规律,制定中医诊疗方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他与专家组成员争分夺秒研究得出结论——新冠肺炎属“湿疫”,并用较短时间初步拟订了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随后,中医专家组一直监测疫情变化,不断优化方案,调整治疗思路,又发布了新冠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诊疗方案的可行性实用疗效。
“面对威胁生命的疫情,中西医之间没有此长彼短之争,而是融合发展,拿出了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救治方案。”刘清泉直言,这是最令他感动的,“大家不分你我,尽己所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他与张伯礼院士共同承担了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携手打出了中西医结合救治的“组合拳”。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有显著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临床治愈率提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降低27.4%。
在此期间,刘清泉还担任了以中医治疗为主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院长。这里的医务人员由北京、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等省市的360余人组成,如何带好这支队伍,也是对他的一大考验。“天下中医是一家,大家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文化是相通的。”刘清泉说,明确了“一切为了病人,为了战胜疫情”的共同目标,劲儿都往一处使了。截至3月10日,江夏方舱医院结束运营,收治的560多名轻症患者中没有一人转成重症。
在武汉每一天,刘清泉都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在会议室与专家研究讨论,就是奔波于一家家定点医院查房会诊,或是守在隔离病房诊疗病患……他笑称,没时间去想自己是否腰酸背疼、有何不舒服。一忙起来,经常连与家人打电话报平安的时间都挤不出来。说到家人,他在电话中停顿了许久,最终只笑笑说,她们都习惯了这样的丈夫和父亲。
过程虽然艰苦,但武汉的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刘清泉的心情也跟着豁然开朗,“终于有时间抬头看看天空,这才发现,武汉的天这么蓝。”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