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即建院五十五周年前夕,我院院史馆正式开馆。全体院领导盛装出席开馆仪式,院长王莒生、党委书记陈誩亲自为院史馆揭幕剪彩。
为进一步弘扬传统中医、传承医院文化,去年院党委决定修建院史馆。对此,院领导高度重视,从展馆选址、方案设计、馆藏内容审定始终参与其中,医院各部门集思广益、密切配合、尽心竭力,同时聘请五位熟悉医院历史的离、退休老同志参与这项工作。经过八个月紧张筹备建设,院史馆----《建院55周年院史展览》正式与全院职工见面。
院史馆设在病房楼十层。主要由展板、实物、竹简、多媒体等四部分组成。展板中包括:历史沿革:反映从1956年建院至今医院的发展轨迹。名医荟萃、盛誉不衰:涵盖了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医院继承工作和人才建设;护理工作沿革;医技科室的发展;药学部的沿革。科学管理、改革创新:体现了在医院各届党委领导下开展的政治工作的先进性;医院管理工作的改进性;医政管理的连续性;后勤管理的科学性。科技领先、教育为本:以科技为先导,教育为本的办院方针下医院发展的过程。实物部分:在展室四周展柜内有中医医院第一份住院病历、名老中医手写门诊病历、名老中医手写处方、建院初期制药工具、储存中药的器具、称量中药的用具、皮科泰斗赵炳南老先生的配方、中医医院唯一仅存的一盒采用传统制法的黑色拔膏棍以及我院仍在临床广泛应用,深受患者欢迎的传统制剂30多种、各个时期专家撰写的著作书籍百本等展品。一走进展室,参观者就会被映入眼帘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竹简所吸引,它的正面是 345个字的《春华秋实》,以“赋”的形式全面概括了医院发展过程、医院的办院宗旨、医院的核心文化。背面共记录了为我院做出贡献的111 名老中医的《名医谱》。为更加全面地展现医院55年发展过程,还特别制作了近2个小时的多媒体宣传片。分别对我院23个临床科室;医、药、护、技、后勤5个部门工作情况详细逐一进行介绍。
院史馆的筹备建成凝聚了大家的辛勤和智慧,经多方核实首次完善了北京中医医院传承图谱,成为院史展览中亮点之一。竹简正面《春华秋实》中最后四句是一首藏头诗,连起来正是北京中医医院的院训:仁、术、勤、和。五位退休老同志丁瑞、刘美荣、刘秀玲、马宪、姚敏云满怀对医院的满腔热忱,对建馆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出色任务,受到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