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岐黄论坛----中医传承与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5-07-23 作者:xjw 来源:未知
第三届岐黄论坛----中医传承与创新论坛成功举办
7月17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岐黄论坛——中医传承与创新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
我院院长刘清泉主持开幕式,党委书记信彬致欢迎辞。中华中医药学会洪净副秘书长莅临并发言。副院长王国玮、徐春军、刘东国与北京市中药研究所支部书记张金霞分别主持上下午的论坛。
首都国医名师柴松岩教授将其多年妇科临证经验,归纳总结为“肾之四最”学术观点,并结合临床进行了阐述,形象的比喻使人印象深刻。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从民国时期北京四大名医谈起,对燕京医学的流派的形成发展进行了解读。新安医学研究学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王键教授从历史、地理、徽商等角度对新安医学的兴起、发展成熟、传承等深入剖析,用丰富而翔实的研究资料对新安医学进行归纳总结,将古老而依然生机勃勃的新安医学流派展现在面前。国家级名老中医柴瑞霭教授则从医案举隅入手,以《跨越时空•我跟张仲景临证》为题,使人临证思路豁然开朗。国家级名老中医、原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主任委员李乾构教授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入手,娓娓道来,将中医活血化瘀法与西医抑杀hp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皮科著名学者邓丙戌教授从皮科泰斗赵炳南先生体系入手,强调从湿辨治,以湿来命名、创新中医皮肤病名,以湿为核心传承赵炳南先生学术体系。
王麟鹏教授阐述贺氏火针临床新实践。刘清泉教授的报告以《传承创新•开创肝脾相关理论研究》切入,从赵炳南、金针王乐亭、关幼波、王鸿士、宋祚民等名老中医学术理论出发,阐述调肝理脾治疗核心的学术思想,更是从逍遥散、柴胡桂枝干姜汤、血府逐瘀汤等入手,阐述调肝理脾临床应用新实践。王笑民教授主题报告“郁仁存教授肿瘤病内虚学说传承和发挥”,徐春军教授主题报告《关幼波三因学说理论体系》,通过短短二十分钟时间,将我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开拓者郁仁存教授、著名肝病大家关幼波先生的核心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而刘红旭主任、郑军主任则分别谈了在传承科室名老中医学术体系、临证经验的基础上,科室进行的创新发展。首都国医名师陈彤云教授不顾95岁高龄,坚持站台报告,以《发展中医:传承是生命•创新是活力》为主题,将论坛氛围推至高潮,并多次呼吁重视中医传承工作的开展。
据悉,这是我院第三次承办岐黄论坛——中医传承与创新分论坛。此次分论坛上,名医荟萃、流派纷呈,充分展现了我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400多名业内同行。论坛自始至终座无虚席,掌声不断。(院办、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