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傍晚六点钟,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位病情“蹊跷”的患者。老人家是一位81岁的老奶奶,入院前3天吃了“烤馒头”以后,出现呛咳、咽痛、嗓子有一种明显的异物感,就诊于某医院考虑“食道异物”,建议全麻下食道镜探查取出异物,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拒绝。回家之后继续进食牛奶、鸡蛋、鸡肉等食物。从9月29日这天开始,患者发热、活动后喘促,于是赶紧来到北京中医医院看急诊查。CT显示纵隔气肿,急诊医生考虑“脓毒症、食道穿孔、纵隔气肿、纵隔感染”,立即收入重症医学科加强治疗。重症医学科立刻申请多学科会诊。30日上午9时30分,医疗副院长刘东国坐镇多学科会诊,医务处处长郭玉红、重症医学科主任宋麦芬,及影像科专家李俊秋、心血管科专家赵海鹏、消化科专家杜正光、肿瘤科专家徐咏梅、肿瘤外科专家贺志坚、耳鼻喉科专家盖建青、麻醉科专家柯海等共同探讨并给予会诊意见。根据多学科会诊意见,重症医学科完善并实施诊疗计划。影像科开通绿色通道,完善食道造影检查,明确“C7椎体水平下缘食道异物,直径1.1厘米”,确诊为食管异物穿孔并感染,纵隔气肿,纵隔感染。中午王国玮副院长看望病人;之后刘清泉院长带病在郭玉红处长陪同下查房并指导诊疗。
穿孔是最严重的胃肠道急症之一,据报道其病死率为10%~46%。根据原因食管穿孔可分为外伤性食管穿孔、冲击波引起的食管破裂、医源性食管穿孔、食管异物所致穿孔及自发性食管破裂。食管穿孔多为锐利、不整型或体积较大的异物引起,如骨块、义齿等。异物刺破或压迫食管壁引起坏死,或强行吞咽饭团或大块食物,试图将异物推下而致食管穿孔;亦可因通过内镜取出不规整的异物而造成食管穿孔。异物引起的食管穿孔常见于食管的3个生理狭窄区,其中以主动脉弓处穿孔尤为严重,有刺破及腐蚀主动脉引起致死性大出血的危险。通过系统检查,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因进食“烤馒头”出现食管异物穿孔,并导致纵隔气肿、纵隔感染,随时有生命危险。
将至,走亲访友,难免觥筹交错。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宋麦芬提醒市民,节假日期间应注意安全,尤其是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咀嚼能力、消化道蠕动能力均有下降,部分脑血管病患者还有进食呛咳、吞咽困难等问题,进食时尤其需要注意,尽量以软烂易消化食物为主,尽量减少硬质食物的摄入,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同时也要注意进食速度,老人在进食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进入气道造成窒息的亦不少见,所以不要因为一时疏忽造成终身遗憾。目前,患者正在有效治疗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重症医学科
夏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