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燕京中医护理名术临床应用分论坛 暨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外治护理专业学组成立会召开
发布时间:2019-07-05

6月29日,“燕京中医护理名术临床应用分论坛暨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外治护理专业学组成立大会”在北京辽宁大厦召开。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北京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杨娜,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刘东国,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主委徐旭英、外治护理专业学组主委郝丽出席中医外治学组成立启动仪式。外治护理学组13名委员以及来自北京市23家医院的80余名护理人员参会。

中医护理专委会主委郝丽宣读了外治护理学组成立及学组成员名单,明确了学组工作任务。刘东国副院长在讲话中指出,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与外治护理专业学组同时成立,对加强医护协作发展中医外治技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刘院长对外治护理专业学组寄予厚望,要求学组积极开发科研项目,开展外治护理技术改造与创新,制订中医外治护理相关标准、规范,继承宽街护理名术并发扬光大。

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提出,2018年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中医药学会62个专委会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五星级学会,体现了学会对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工作的认可。护理人员认真、执着的工作作风是有目共睹的,相信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让外治护理专业学组在科研、培训等方面有很多的收获。

外治护理专业学组组长赵国敏在发言中指出,中医外治法作为祖国医学传统技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中医外治学组将在学会的领导下做好燕京中医护理名术的继承、挖掘、整理、总结、推广,共同促进中医外治护理事业的发展。

分论坛学术讲座中,护理部主任郝丽首先做了题为“燕京皮外科特色技术在慢性伤口中的应用”的报告,讲述了燕京皮外科特色技术的渊源以及中医外治护理技术:邮票贴敷法、蚕食换药法、中药溻渍法在临床的应用,展现了中医在慢性伤口治疗中神奇的疗效。

北京积水潭医院王艺分享了伤口造口护理工作室经验,展示了烧伤科、皮科等的特色病例以及多学科合作诊疗模式、护患沟通、病史采集在现代伤口护理中的重要性。

北京同仁医院张欣选取老年人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与干预作题材,分析对比压力性损伤的三种评估量表并讲解了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以实例总结出摆放舒适体位、翻身、敷料裁剪的技巧。

首都国医名师吕培文详细讲授了燕京中医外治法,从外治药物透皮吸收的基本原理讲起,引申出中药外治的各种剂型、治法、技法,最后以四个简便、安全的经验方结束了授课。

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郝玉芳从循证角度剖析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三个系列研究的思路,为中医与循证、临床与科研的合作共赢、共同进步提供指导。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关辉以医管局伤口病例大赛为切入点,讲解了病例收集、照片采集及伤口评估的注意事项。

北京积水潭医院杨华丽介绍了积水潭医院在护理门诊建设与管理、VTE预防、伤口专科护士培养等方面的经验。

疮疡科主任徐旭英讲授的题目是慢性皮肤溃疡细节辨识与处理要点。徐主任用大量触目惊心的图片让大家对慢性皮肤溃疡有了整体认识,进而分门别类,总结出不同疮面的处理要点。

本次大会邀请首都国医名师及医疗、护理领域专家共同探讨燕京中医护理名术的临床应用,传播燕京名家思想经验,培养专业应用型循证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展现了护理在中医外治上的重要性,为中医护理走向国际化奠定基础。本次大会为中西医伤口护理领域医务人员搭建了跨界交流、资源整合、经验共享和协同发展的平台,受到与会专家代表的一致好评。(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