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凭借中西医结合的精准诊疗思路,联合多学科协作,为一名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引发重症肺炎的患者实施长程VV-ECMO治疗,在多重并发症的挑战下,成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清除耐药菌,为同类危重病例救治积累了宝贵经验。
病情危急:耐药菌感染引发多器官衰竭
63岁的张爷爷(化姓)因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XDR-PA)感染引发重症肺炎,病情来势汹汹。双肺多叶——右肺上叶、右肺下叶及左肺下叶均受病灶侵袭,短时间内病情急速进展,相继出现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脓毒性休克等危重症候,同时伴随急性肾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也出现明显异常,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持续下降,陷入免疫抑制状态。
常规呼吸支持手段与抗感染治疗已难以遏制病情恶化,患者生命体征岌岌可危,每分每秒都在与死神赛跑,临床救治陷入困境。
关键干预:启动VV-ECMO 为生命“续航”
8月17日,张爷爷出现严重脓毒性休克,医疗团队经过审慎评估,认为启动ECMO治疗是维持氧合、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的唯一可行方案。
8月18日凌晨,团队与家属进行充分沟通,详细说明治疗方案的必要性与潜在风险,在获得家属理解与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立即投入到VV-ECMO治疗的准备与实施中。
随着ECMO设备成功运转,外周血氧饱和度迅速攀升至96%,循环状态逐步趋于稳定。这一关键干预,不仅为张爷爷稳住了生命体征,更成功打开了后续治疗的“时间窗口”。
多手段协同:ECMO联合血液净化治疗
然而,救治之路依旧充满挑战。
张爷爷有长期吸烟史,肺部基础结构受损严重,感染引发的剧烈炎症风暴持续肆虐,还逐渐出现肾损伤等脏器并发症,治疗再度面临考验。
医疗团队迅速调整策略,在ECMO治疗基础上,同步启动血液净化治疗:一方面通过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精准调控患者容量负荷与循环状态,缓解肾脏负担;另一方面借助血液灌流技术,高效吸附体内过量的炎性介质,帮助维持内环境稳定与免疫平衡。
经过持续的血液净化干预,患者的炎症风暴逐步平息,感染性休克得到有效控制,生命体征愈发平稳,为后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精细化治疗创造了有利条件。
获益与风险并存:ECMO辅助俯卧位通气
8月29日,团队经过综合评估,决定实施ECMO辅助下的俯卧位通气治疗。
但这一治疗方案的实施难度极大:患者同时接受机械通气与ECMO支持,身上布满ECMO管路、气管插管等多条管路,任何轻微的移位或脱落都可能危及生命。面对挑战,医护团队迅速制定详细操作方案,在默契配合下,俯卧位翻身操作有条不紊地完成。
在俯卧位通气治疗期间,医疗团队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各管路状态,实时调整护理方案。不仅顺利完成治疗,使患者的肺弹性显著改善,咳嗽、气促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更实现了“患者零压疮、管路零脱离”的安全目标。
ECMO治疗并发症的多学科处理
受药物治疗与感染的双重影响,张爷爷的凝血功能出现严重问题,出现柏油便,检查提示为应激性溃疡伴消化道出血,若不及时控制,将严重威胁生命安全。
医疗团队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消化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吴震宇紧急为患者实施消化道内镜检查。检查中发现消化道存在弥漫性出血,吴震宇对病变部位给予钛夹止血处理;与此同时,ICU团队迅速调整治疗方案,在常规禁食水、抑酸抑酶、静脉止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胃管注入凝血酶强化止血效果,管饲康复新液促进消化道黏膜修复,配合药物辅助止血。
在积极止血的同时,团队并未忽视原发病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采用益气温中止血的方剂口服,同时配合艾灸肺俞、脾俞穴,通过“培土生金”的中医理论调节脏腑功能;运用“王乐亭”金针疗法改善患者免疫状态,针灸董氏奇穴(四花穴、驷马穴)助力肺功能恢复。
通过中西医协同发力,患者的消化道出血症状在ECMO撤机前成功得到控制,期间无需再输血,为后续治疗的顺利推进扫除了障碍。
耐药菌清除与ECMO成功撤离
在重症患者漫长的ECMO治疗周期中,医疗的目标从不只是维持生命体征、对抗疾病,更在于以人文关怀守护患者的精神意志,让冰冷的医疗设备与治疗方案充满温度。
当患者病情允许时,团队会在每次家属探视前,适当减少镇静药物用量,让张爷爷能与家人清醒交流。一声声叮嘱、一句句鼓励,不仅缓解了患者的孤独与焦虑,更极大地增强了他战胜疾病的信心,成为支撑他坚持治疗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此次长程ECMO治疗过程中,中医药治疗始终贯穿全程,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急诊危重症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刘清泉、负责人郭伟多次参与会诊,结合患者病情,以耐药菌治疗常用的芪归银方为基础方,精准辨证;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腾飞、护士长李学艳带领医护团队实时调整处方用药和护理方案,确保中医药治疗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经过中西医结合、ECMO支持、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等多模式综合治疗,张爷爷体内的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被彻底清除,多次血培养与痰培养结果均转为阴性。当各项指标达到撤机标准后,医疗团队谨慎操作,成功为患者撤离ECMO支持,此时ECMO已持续运行30天。
此次长程ECMO的顺利开展,充分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ECMO支持、血液净化、俯卧位通气等多模式干预策略,在耐药菌所致重症肺炎治疗中的显著有效性。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为更多危重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长程ECMO:临床上将需ECMO支持超过14天的治疗定义为长程ECMO,多应用于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肺损伤修复时间长的病症。这类治疗常面临院内感染、重要脏器大出血等并发症,对医疗团队的管理和护理水平要求极高,部分患者的ECMO支持时长甚至能达到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