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妙手 | 一次门诊,查出3个平时用药漏洞!联合门诊为您的用药安全“排雷”
发布时间:2025-10-14 作者:药学部 王宏蕾 范峥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医药联合门诊”于9月正式开诊,该门诊是响应国家卫健委《医疗机构药学门诊服务规范》《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等政策要求,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设立的首个“医师+药师”联合门诊。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提供 “诊断-治疗-用药管理-长期随访”全流程服务。

在很多患者看来,去药学门诊就是为了“听怎么吃药”。然而,对于患有多种慢性病、用药复杂的患者来说,一次深入的药学问诊,更像是一次全面的“用药安全体检”。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临床案例看看药师是如何抽丝剥茧,发现潜在风险,与医生共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开诊首日,联合门诊迎来了首位患者——70岁的何阿姨(化姓)。何阿姨有哮喘合并重症肌无力十余年,本次就诊想要开具日常服用的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联合门诊医师范峥经问诊评估何阿姨的哮喘控制平稳,不需要调整吸入用激素的剂量,为患者开具药物后,药师随即接过用药安全“接力棒”,运用药物治疗管理(MTM)评估流程,开启针对何阿姨复杂病情的精细化用药管理。

from clipboard

从用药依从性、操作方法评估中发现端倪

用药依从性评估:采用Morisky用药依从性问卷评估后,何阿姨得分6.75分,依从性中等,接下来将详细为何阿姨进行用药分析。

特殊装置药物指导:针对特殊装置药物“舒利迭”,药师手把手指导其吸入技巧,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当场验证掌握程度,何阿姨的使用方法是非常规范的,但是问卷中提到哮喘急性发作用哪个药物时,何阿姨犯了迷糊。

合并用药情况:何阿姨还服用他克莫司控制重症肌无力,以及五酯滴丸保护肝脏。

挖掘出的“隐藏炸弹”与个性化干预

通过上述的交流与评估,药师发现了多个被“病情稳定”表象所掩盖的用药安全问题:

问题一:急救药物“失灵”的风险

发现:何阿姨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用药不太清楚,经药师提醒后想起了家中备的蓝色喷剂--沙丁胺醇气雾剂,但是由于病情平稳,药物已经过期。

干预:药师立即与医生沟通,为其重新开具了备用的沙丁胺醇,并清晰指导了“只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症状不缓解立即就医”的原则。

问题二:被忽视的长期用药副作用——骨质疏松

发现:药师在问诊中了解到,何阿姨治疗重症肌无力早期曾大剂量使用激素,且长期使用含激素的复方吸入制剂。进一步询问得知,她确诊骨质疏松,2年前有骨折病史。

干预:药师建议医生为其增开了骨化三醇和碳酸钙D3,并叮嘱日常生活中一定避免跌倒。

问题三:重要药物监测的提醒

发现:他克莫司为免疫抑制剂,治疗窗窄,需定期监测,何阿姨在外院定期开药和监测,依从性良好。

干预:药师再次用通俗的语言向何阿姨解释了这个药物的作用特点,强调了定期监测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和肝肾功能的重要性,提高何阿姨对这个药的重视程度。

建立长期护航机制

鉴于何阿姨病情和用药的复杂性,药师将其纳入固定随访管理,计划每月通过电话或线上方式进行随访,持续关注其用药情况、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实现动态化的用药管理。

药师为何阿姨撰写了SOAP药历,并整理了用药清单,写出了明确的用药注意事项,何阿姨拿着医生开的处方和药师为其个性化定制的“药学门诊药历”心中满是踏实地结束了此次就诊。

医药联合门诊中,药师职能已超 “发药指导”,借助用药依从性量表与MTM药学服务沟通,排查用药风险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医患沟通桥梁”,及时发现用药问题,形成“医-药-患”闭环服务;还以随访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程管理,体现精准医疗与人文关怀。

如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并且用药复杂(>4种),可挂号“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医药联合门诊”。让医药联合门诊服务,共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后续北京中医医院将陆续开展其他专病专科医药联合门诊服务。

医药联合门诊时间和地点

专属号源:“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医药联合门诊”号源(建议同时挂医师号和药师号)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出诊地点:呼吸科门诊

温馨提示

1. 前来就诊时,请携带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及保健品,以便更好地为您服务。

2. 医药联合门诊建议同时挂医师号和药师号。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