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右腿…动不了了!“
24岁的刘雯(化名)躺在病床上,惊恐地看着自己完全不听使唤的右半侧身体。就在前一天,这位山西来的年轻女孩还想着治好自己的子宫出血就回去工作,现在却连抬手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做不到。
这一切,要从6年前说起......
避孕药诱发脑部“管道堵塞”
“从18岁开始,我的月经就一直不正常。”刘雯回忆,她通过口服避孕药止血,停药后再次出血,后因服药后呕吐自行停药。今年夏天,出血情况更为严重,7月底,严重贫血的她终于决定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妇科就诊,而此前连续几天的头痛、呕吐被她当做了肠胃炎,并没有进一步检查。
在住院当晚,刘雯突然发现自己的右腿使不上劲了,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她拒绝了医生做脑部检查的建议,“我以为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整个右半身都动不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怕。”
妇科紧急联系针灸科团队马上为她完善相关检查,头颅MRI及头颅MRA提示左侧半卵圆中心新发脑梗死可能,颅内静脉窦血栓待排。经过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
红线所示:右侧横窦、乙状窦,上矢状窦大负荷血栓形成
针灸诊疗中心主任医师刘桂林介绍,大脑的血管系统就像家里的水管网络,动脉是进水管,把血液输送到大脑,而静脉窦则是关键的“蓄水池”和“出水管”,负责收集用过的血液回流心脏。而刘雯的“蓄水池”和“出水管”被大量血栓完全堵塞了!这直接导致她颅内压飙升到330mm H2O(正常应低于180),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脑出血。
先止血后取栓,打通生命通道
治疗陷入了两难境地:妇科医生必须尽快止住子宫持续出血,否则失血过多会危及生命;而针灸诊疗中心医生则必须争分夺秒地清除脑部致命的血栓,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多科室专家紧急会诊,制定了一个与时间赛跑的精准方案:先由妇科团队进行紧急刮宫手术止住子宫出血,输血补充严重不足的血容量,再由针灸诊疗中心团队进行手术。
患者只有24岁,且病情危重复杂。放射科主任医师李俊秋组织科室人员专门讨论此病例,按照医院流程,术前请麻醉科主任医师丁玲玲、妇科、呼吸科、心血管科、重症医学科多位专家参加多学科讨论,制定详细诊疗方案,为手术保驾护航。
8月1日,在全麻下针灸科医疗团队为刘雯实施颅内静脉窦取栓+溶栓+球囊扩张成形术,整个手术3小时,过程顺利。术后继续予抗凝、脱水降颅压、抑酸护胃、营养支持、肢体康复及针灸等中西医综合治疗。
术前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大量血栓,术后静脉窦基本通畅
术后第七天,在医疗团队和家人的鼓励下,刘雯成功地迈出了术后的第一步。“今天中午,她能用筷子自己夹饺子吃了!”刘雯父母的言语中充满了欣喜。8月13日,患者步行出院。
头痛呕吐或是血栓警报
刘桂林介绍,三大因素叠加导致了刘雯的静脉窦血栓:长期服用避孕药控制子宫出血、体重较大带来的肥胖风险,以及她本身作为青年女性就是静脉窦血栓的高发人群。而在她入院就诊前,连续几天的头痛,已经是静脉窦血栓的警示信号。
刘桂林提醒,避孕药长期服用时,须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对于体型肥胖的女性风险更高。同时要警惕静脉窦血栓的早期信号——
1、持续剧烈的、像要炸开一样的头痛;
2、没有肠胃问题的恶心呕吐;
3、短时间内视力突然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