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新明医 | 优秀青年医师唐珑:守护肾康 医路求索
发布时间:2025-08-28 作者:医务处

急诊室中,分秒必争抢生机;实验室里,探微索隐求真谛;社区巷陌,春风送暖递仁心;国际舞台,岐黄智慧耀光华。

他们,以银针为笔,在经络的画卷上勾勒祛病除邪的轨迹;

他们,以本草为墨,在生命的宣纸上晕染调和阴阳的华章;

他们,以柳叶刀为砚,在生死的边界上研磨守护希望的信念。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北京中医医院组织开展十大优秀青年医师评选活动并推出系列报道,让我们一起感受那白衣之下的赤诚力量。

唐珑,医学博士,肾病科主治医师,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腹膜透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中医疗养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

临床为本 患者为先

唐珑扎根于肾病科病房、门诊及血液净化中心,曾担任医疗助理、科室秘书、科研秘书等职务,她始终以临床为本,患者为先。病房累计主管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患者500余人次,疑难危重占比超40%,熟练完成胸/腹腔穿刺、深静脉置管,骨髓穿刺活检术等关键操作,以精准诊疗为重症患者争取生机。她还定期在门诊开展科普宣教,进行肾脏常见病门诊及中西医结合血透专病门诊,用耐心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在血液净化中心,她全面掌握血液滤过、血液灌流、CRRT等各项核心技术,参与完成血透系统信息化更新,提升接诊效率。

科研创新 专利惠患

在科研领域,唐珑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曾于华西医院专攻肾脏疾病循证医学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3篇SCI论文,聚焦慢性肾脏疾病预后的模型预测。根基临床进行技术创新,回归临床解决实践痛点,2024年发明3项实用新型专利:针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胀超滤难题改良腹带设计;夜班遇血透颈内静脉置管出血发明颈部止血装置;根据患者反馈建议改良设计便携式塌渍套膜装置,促进中医非药物疗法落地。

教学传承 团队协同

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兼北京中医药大学讲师,诊断、西内教研室成员,唐珑参与教学课题2项,2024年累计授课43学时,将临床经验转化为教学养分,带教规培医生10余名,进修医生2名,指导1名博士研究生开题,3名硕士研究生结题,培训其独立进行体内外动物细胞实验,参与临床标本库建设。

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中文5篇,SCI 3篇,主持院级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等课题多项。2024年参与3部论著编写及中医师承创新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章节撰写。发表科普文章2篇,让专业知识惠及更广泛人群。作为内科二线,组织协调百余次多学科会诊,跳出肾病专科,联动内外妇儿等多科室,深刻践行 “医学进步是团队智慧接力” 的理念,在跨学科合作中推动诊疗水平提升。

在未来的行医道路中,唐珑将聚焦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机制研究,完善透析质量管理体系,掌握复杂血管通路手术,构建并发症预测模型,以技术与人文共筑健康之路做有温度的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