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妙手 | 六年腹透路 一生医患情——致北京中医医院的白衣天使们
发布时间:2025-08-19 作者:患者芳芳(化名)

一封来自患者的深情告白信,记录了她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内科医护团队共同走过的6年腹膜透析时光。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白衣天使们深深的信赖与感激。值此医师节,分享这份真挚的“医患情”。

还记得2019年,在北京中医医院手术室里,医生握着我的手说“别紧张,这根管子会成为你的‘生命通道’”时的温暖。只是这条通道的开启,其实比想象中更曲折,而这份温暖的序幕,早在我与赵文景主任相遇时就已拉开。

回想肾病初发的那段日子,我是赵文景主任门诊室里的常客。患者再多再忙,她都记得我的化验指标和用药细节,耐心的嘱咐一次不落:“别熬夜,咸的辣的得管住嘴,心情放宽比啥药都管用。”在这之前,我跑过北京好几家西医医院,但后来病情急转直下,发现时已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只能靠治疗延缓进展。肾衰竭四五期那阵,我看着报告单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呼吸都带着绝望。赵主任安抚我:“别慌,咱们一步一步来,日子还长着呢。”那时候我忽然觉得再难的路也不是孤身一人在走。

术后头几天,腹水无法顺利放出,主治医师蔡朕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忙到深夜为我用导丝通管,淡黄色的透析液顺着管路缓缓流下。

我在老家上班,往返北京看门诊实属不易,视频问诊成了常态。白天要给学生上课,只能抽课余碎片时间连线,每次赵静主任都先笑着问“这会儿方便不?”

想起一个冬天,我白天太忙,直到傍晚才想起问诊的事,心里正懊恼着,手机突然弹出赵主任的视频请求。她在外边裹着厚羽绒服还不忘询问我的病情,“赶紧说说,今天指标怎么样?”并仔细叮嘱用药细节,这样不顾晴雨寒暖的牵挂,像一根根细密的线,织成了护我前行的网,让这条原本孤单的腹透之路,走得踏实又安心。

翻看和李艳爽护士的聊天记录,里面满满都是温暖的印记。腹透中心利用周末时间安排的线上小课堂,她总会准时发来提醒,生怕我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每逢节假日,关于饮食注意事项和操作要点的温馨提示也从不缺席,像家人一样时刻惦记着我的情况。

更让我难忘的是有一次,我来例假时发现腹水变红,肉眼根本看不清楚状况,心里又急又怕。那时正是周末休息时间,李艳爽护士看到我的求助信息后,立刻在线上给予专业指导。她耐心地询问我肚子疼不疼、超滤好不好、月经量大不大,还不放心地让我去化验腹水常规,看看里面白细胞的情况,以此排除感染的可能。在确定是月经影响后,她告诉我白天手工做冲洗,晚上再上机做腹透。

到了晚上9点,她还主动发来消息,提醒我第二天早上注意观察腹透液的颜色和超滤情况,如果出现肚子疼和超滤骤然减少的现象,让我赶紧去医院化验腹水常规。整个过程中,她时刻关注着我的情况,那份高度的责任心和浓浓的人文关怀,深深打动了我。

六年时光,从最初面对透析的惶恐不安,到如今能熟练操作每一个步骤;从每次复查时的紧张忐忑,到听见医生说“指标很稳定”时的踏实安心,这条路走得不算容易,却因为有这群白衣天使的陪伴而充满暖意。他们不仅用专业的医术为我护航,更用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感受到医疗之外的温度。又到医师节,遥寄一份感谢给北京中医医院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祝您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