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消化病领域中西医交叉合作与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进脾胃病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8月15-16日,“第二十一次京津冀一体化脾胃学术会议——北京论坛”暨“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盟年度学术会议”在北京举办。会议由北京中医药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河北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承办。会议以“合作共赢,携手并进”为主题,旨在搭建消化病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平台,汇聚顶尖中、西医消化病专家,围绕目前消化病中西医诊疗的热点问题、最新进展和诊疗思路进行深入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提高疗效,促进脾胃病学术高质量发展。本次会议线下线上同步进行,来自京津冀地区及江苏、上海、湖北、四川、陕西、内蒙古等地专家和学者260余人线下参会,6000余人线上参会。
开幕式由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赵鲁卿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德娟、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刘中勋、院长刘清泉、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杨娜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次大会主席、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张声生宣布大会开幕并回顾了自2015年6月“京津冀一体化脾胃学术会议”首次召开以来的系列活动及2025年5月“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病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盟”的成立情况。
刘中勋发表作大会致辞并欢迎来自京津冀等地区消化病领域的老中青三代中西医代表参会,他表示在第八个医师节之前召开本次大会,是对今年医师节主题“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最好体现,希望大家能够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加强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中做出努力,把国家推动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的战略落到实处,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杨娜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京津冀一体化脾胃学术会议”的高水平和学术引领作用,指出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发展机遇,希望脾胃病专业能够紧随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秉承协同发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理念,推动脾胃病学科的建设与学术创新,将前沿理念与临床实践深度结合,将学术成果转化为为服务患者的核心能力,不断发展,再创辉煌。
李德娟在致辞中指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要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建立覆盖医教产研的共谋共建共享的长效工作机制,“京津冀一体化脾胃病学术论坛”自2015年举办以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指出本论坛已经成为首都地区中医药学术活动的品牌项目,为北京地区和京津冀脾胃病协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希望今后借助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盟及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学术高质量发展。
学术会议围绕名老中医经验单元、慢性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防治、炎症性肠病、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单元进行交流,集最新中西医消化病热点,着重临床实际和研究前沿,吸引中西医知名专家及中青年优秀学者参与研讨。
全国名中医、北京中医医院李乾构首先分享了中医在治疗汗病的临证思路,系统梳理了汗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分享了运用“清、泄、收、补”治疗汗病的经验。
国家治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龚新奇作“数智赋能医疗科研创新”专题报告,他指出,目前AI、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融合创新应用,提升人们健康生活品质的同时,也成为医疗健康领域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原组长胡伏莲就“中西医整合治疗幽门螺杆菌及相关疾病势在必行”作专题报告。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主任、北京大学消化疾病研究中心主任丁士刚就“胃黏膜泌酸区萎缩的原因及结局”作专题报告。
北京中医医院首席专家、岐黄学者张声生作了“脾胃病三维‘十纲’和四相‘八法’诊疗新范式及临床运用”的专题报告,创新提出脾胃病三维“十纲”的辨证诊断,四相“八法”精准治疗,并对“十纲八法”的临床应用等作了详细阐述,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唐旭东,岐黄学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李军祥分别就“运用脾胃通降理论治疗老年慢性便秘的学术经验”、“治疗脾胃病“心下痞”的临床经验与体会”作了专题报告。
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党委书记温艳东就“慢性胃炎‘炎-癌转化’中西医诊治策略与思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党委书记刘震就“基于‘治未病’思想的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策略”、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赵鲁卿就“溃疡性结肠炎‘缓解-复发’临界态中医诊疗共识解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方盛泉就“胃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经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结合科主任江宇泳就“自免肝的诊断和中医治疗”、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白海燕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江苏省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徐陆周就“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分层转换治疗经验”、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李慧臻就“外治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和体会”、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主任周正华就“中西医结合治疗UC合并中毒性巨结肠1例”等专题分别作报告。
本次会议着重临床实际和学术水平提升,既进一步推动了京津冀脾胃病诊疗和学术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也为国家中医优势专科联盟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