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以“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为主题召开第八届中国医师节表彰庆祝大会。党委书记刘中勋,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泉,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程军,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国旺,副院长李彬、郭伟、汪红兵,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徐春军出席大会,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云盛,巴彦淖尔市歌舞剧院副院长王欣参会。全院干部职工近200人参加此次活动。
庆祝大会由风湿病科王晓旭、肝病科刘尧两位青年医师以及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歌舞剧院的史利兵共同主持。
刘清泉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全体医师的节日祝福,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肯定了医院医疗、教育、科研、后勤保障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及贡献,与大家共同展望新院区规划和发展。通过医师节庆祝大会,表彰优秀医师和工作集体,并鼓励获奖者和科室继续秉承初心,勇担使命,做好医院的先锋官,为医院及新院区的发展再立新功。
杨国旺介绍医师节表彰项目评选的流程与标准,并揭晓获奖名单。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北京中医医院自第一届医师节开始,每年对表现突出的医师个人以及科室进行评优表彰工作。优秀青年医师以及年度优秀医疗工作专项奖励(科室部分)分别按照科室推荐、个人报名、科室申报、现场答辩,经过专家评委按照评审标准对申报科室进行综合评议、现场打分,现场公布答辩结果。其他奖项分别根据2024年度工作量,由专家投票产生。评选结果公示一周后,最终83位医师和17个科室(含特色门诊)获得优秀称号。杨国旺对获奖医师和科室表示祝贺同时也肯定未获奖医师和科室的付出,感谢大家对医疗管理的支持。
首先颁发的是“返聘医师最佳贡献奖”,为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医院特别为在2024年度门诊接诊量前10位的北京中医医院退休老专家颁发“返聘医师最佳贡献奖”,获奖代表李乾构、王麟鹏、佟秀民、王悦芬四位老专家上台领奖。
院领导颁发十项个人奖、2024年度十佳特色门诊奖以及2024年度科室医疗专项奖励。
心身医学科李阳代表获奖医师发言,“作为青年医师,加上‘优秀’二字,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与鞭策。我们能取得的点滴进步,都植根于北京中医医院这片沃土,我们站在巨人前辈的肩膀上,应敢于吃苦、勇于担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弘扬‘明德’、‘宽仁’、‘承传’、‘日新’的宽街精神。”
妇科佟庆代表获奖科室发言,“能够获得‘改革创新管理奖’非常荣幸,感谢医院对科室工作的肯定和支持,今后在工作中要紧跟时代发展,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加大科研投入:鼓励团队开展科研项目,攻克疑难病症。坚守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培养人才,为医院发展储备力量。”
获奖医师和获奖科室发言后,医院工会、护理部老师为本次医师节送来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精美的定制版医师节蛋糕,院领导邀请获奖老专家上台与现场的获奖者和参会医师共同分享这份属于医师节独有的甜蜜。
活动期间,巴彦淖尔市歌舞剧院带来了精彩的文艺演出。表演节目包括舞蹈《鸿雁的故乡》、男声独唱《莫尼山》、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长调《雪中情》以及舞蹈《万丽》。
刘中勋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今年中国医师节主题“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旨在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大力倡导大医精诚的职业精神。此次活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他代表党委向全体医务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祝福。同时,对医务工作者提出四点希望:1.强化思想引领,践行责任担当;2.秉承高尚医德,彰显医者仁心;3.锤炼精湛医术,护佑人民健康;4.营造中医氛围,共建和谐关系。
刘中勋强调,中医药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既要守住“酒蒸大黄”古法,也要掌握“指纹图谱”新知,唯有扎根经典,面向时代,中医药之树才能常青。愿每一位中医人做好传承的摆渡人、创新的开拓者,让中医药的薪火,照亮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