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病情复杂,而且很凶险,当务之急是解决腹膜后肉瘤!”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普外/肿瘤外科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乎生命的多学科会诊正在紧张进行。普外/肿瘤外科主任路夷平带领团队,与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心血管科、输血科等科室的专家们围坐在一起,目光都聚焦在83岁的患者于奶奶身上。
两个月前,于奶奶不小心摔倒,本以为只是小伤,没想到之后身体每况愈下。她越来越瘦,肚子却像吹气球般一天天鼓起来,巨大的腹部压迫着双腿,让她无法下地行走。
家人带着她来到当地医院检查,结果如晴天霹雳——升结肠恶性肿瘤、腹膜后巨大肿瘤。两个肿瘤就像两个贪婪的怪兽,疯狂地吞噬着于奶奶的身体能量,导致她消瘦、贫血、无法进食,还出现了肠梗阻、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手术治疗,于奶奶的生命将被一步步吞噬。
“眼见着老妈每天在痛苦中挣扎,我们却又无能为力,日子真是太煎熬了。不能坐以待毙,无论如何要为她试一试。”于奶奶的儿女心急如焚,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
然而,医生们给出的答案都是手术难度极大,需要同时完成肿瘤切除和腹部重建。手术复杂困难,涉及肿瘤外科和腹壁重建外科专业。在肿瘤医院就诊时,医生建议于奶奶到北京中医医院肿瘤外科找路夷平教授,无论是肿瘤外科还是腹壁外科,路夷平教授都是国内著名专家,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于奶奶一家当即来到北京中医医院就诊。
多学科联合诊疗放手一搏挽生机
作为全国著名肿瘤外科学、疝与腹壁外科学专家,路夷平深知升结肠恶性肿瘤伴腹膜后巨大肿瘤恶性程度极高,他表示:“我们要抓住机会,一次性完成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升结肠恶性肿瘤切除、消化道重建及腹壁重建手术。”
于奶奶住院后,医护人员为她紧急完善了相关检查。在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中,从术前如何调整于奶奶的身体营养状态,到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预案,再到术后如何顺利恢复、脱机等,团队将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精心准备。他们深知,这将是一场高难度的硬仗。
普外/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梁燕凯回忆起手术过程:“路主任的手术操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们先着手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肿瘤体积较大,最大径达30厘米,它紧紧压在腹壁上,就像一只凶猛的拦路虎,严重阻碍了升结肠肿瘤的切除。更棘手的是,肉瘤来源于腹膜后,与腹腔内大的血管的关系极为密切,几乎是贴在血管上生长。在切除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血管损伤都可能引发急性大出血,后果不堪设想。但路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术技巧,最终完整切除腹膜后巨大肿瘤,右侧大血管也完好无损地显露出来,为后续右半结肠切除创造了关键条件。”结肠肿瘤位于结肠肝曲,约苹果大小,突破浆膜面,引起肠道梗阻,切除右半结肠,将回肠与横结肠吻合重建肠道。
然而,肿瘤切除完成后,手术的挑战并未结束。由于结肠肿瘤体积巨大,肠腔已被完全堵死,于奶奶处于严重的肠梗阻状态。在切除肿瘤后,还要重建消化道,这也是手术的难点之一,消化道重建必须百分百成功吻合、百分百术后无瘘。因为腹壁重建环节使用的补片对腹腔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消化液的细菌污染会导致补片感染的可能,导致腹壁重建失败,甚至危及生命。
在这场与病魔的激烈较量中,路夷平教授带领团队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默契的配合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历经六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顺利完成了手术。
术后四天,于奶奶顺利脱机,一周后,她已经可以正常吃饭和排便了。看着母亲重新恢复生机,于奶奶的儿女激动不已,眼含热泪地说:“路主任,谢谢您!我妈妈又能吃饭,又能活动了,您真是救了我们全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