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精神 | 30年献血超10000毫升,20年前捐“髓”救人,北京中医医院有位热血医生
发布时间:2024-12-21

30年,40余次献血经历,超过10000毫升的献血量,相当于普通健康成人全身血量总和的近三倍……

12月17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急诊医生徐光勋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无偿献血记录,作为一位“资深”献血者,他同时也是北京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诊室里,他用医术为患者解除痛苦。生活中,他用热血来挽救他人生命。而每谈及这些,他自觉是件普通的事情——“真的不算什么大事,只是习惯了。”

热血医生:

治病救人,献血助人

谈及坚持献血的缘由,在徐光勋看来,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就是有意义的事。

“我选择学医就是为了治病救人。”在上学期间,一位备受爱戴的小学老师患白血病去世了,他便暗自立下了要成为医生的志向,要去帮助像老师一样的人。“第一次献血是在大学时期,当时医学院组织献血,我觉得很符合我想救人、帮助别人的想法,就报名了。献血之后身体也没什么反应,后来就成为了习惯。”

30年来,献血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他不知道自己的血最终流去了哪儿,但他知道,一定是用在了需要血的人身上。“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我太知道血液对病人来说有多重要了。”穿梭于急救病人和医院之间,频繁面对生离死别,看到需要救治的患者由于血液供应紧张而无法得到治疗时,他总是感觉十分痛心,这也成为了他坚持献血的动力之一。“北京医疗资源丰富优质,从外地来求医的人很多,临床用血需求也比较大。作为北京的医务工作者,能在本职工作之外还能为救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无偿献血可以分为全血捐献和成分献血。全血捐献是血管中流出血液成分的总和,一次可以捐献200~400毫升血液;而成分献血则是通过分离机采集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如血浆、血小板、红细胞、淋巴细胞等,分离出成分血后再将血液输回身体。

“全血捐献要求间隔期为半年,而成分献血间隔期是两周。”为帮助更多的人,徐光勋近年来基本都选择成分献血。“成分献血间隔短,想起来就可以去献一次,我下班会路过一个献血小屋,有时候我下了夜班就会去献血小板。”对他来说,献血已经成为了生活中的惯性。

“我愿意”:

生命相“髓” 传递希望

从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已经近30年了,这期间徐光勋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作为北京市第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经历。“平时献血只知道是在帮助别人,但不知道具体帮助了谁。而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明确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的帮助,而且当时只有我能帮助她,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比以往献血时更加真切。”

2002年,中华骨髓库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徐光勋看到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后,随即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留下了8毫升的血样,也种下了一颗生命希望的种子。

2003年底,徐光勋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询问他是否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愿。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他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他知道,非亲缘之间的造血干细胞配型的成功概率只有十几万分之一。“没问题,我愿意!”工作人员的询问得到了徐光勋毫不犹豫的回答。

这一句坚定的“我愿意”,让他成为了中华骨髓库北京市第4例、全国第8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帮助一位白血病患者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2004年初,在配合完成了高分辨配型检测、健康体检等各项准备,并连续注射五天的动员剂后,徐光勋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而这些珍贵的“生命种子”,被迅速输送到患者身上,帮对方重获新生。

“捐造血干细胞的过程跟捐献成分血过程基本是一样的,没有什么明显不适。唯一的区别就是捐献干细胞之前需要打动员剂,每个人反应不一样,可能会产生腰酸、乏力等短暂不适,但停止注射后即可恢复。我当时稍微有点低烧,但是很快就缓解了。用自己小小的付出换来别人一次新生的机会是很值得的,对我来说更是一种快乐。”回忆20年前的捐献经历,徐光勋依旧感受颇深。

在满足国际惯例和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达到规定年限后,徐光勋和受捐者见面并保持了联系。“她恢复得很好。我们两家现在已经处成朋友了。”从素不相识到“血脉相连”的亲人,徐光勋也很欣慰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了更多的人。“相识后,我发现受捐者的爱人也经常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也是想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出一份力。”

“凡人小事”: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很多人会担心献血不利于身体健康。“我献了30年,还没发现有什么副作用,反而更注意自己的身体,各项指标都得合格。”徐光勋笑着说。“我也认识很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当年捐献的时候大家都很年轻。20年过去了,都正常结婚生子了,没听说谁身体有出现问题的情况。”

成人的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5000毫升,每次献血量仅占总血量的1/10~1/12。而且骨髓是个巨大的“造血工厂”,健康人每天都会生成数亿个红细胞,一次献血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医生中的“铁杆”献血者,徐光勋也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献血之前尽量不要熬夜,避免饮酒。献血对身体影响很小,注意休息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再特意‘进补’。”

在北京市无偿献血宣传月,徐光勋再一次和其他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们参加了集体无偿献血。“我应该还能再献5年,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宣传,能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当中。”

这个十二月,哪怕寒风凛冽,总是还有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