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榜样 | 传天使之爱,展巾帼风采,她们是宽街护理人
发布时间:2024-06-12 作者:护理部

传天使之爱,展巾帼风采

她们,扎根平凡岗位

用救死扶伤诠释医者仁心

她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

用温暖和力量践行生命至上

在生死较量中,

用专业和勇气筑起生命屏障。

在泪水汗水中,

用责任和担当诠释救死扶伤。

让我们走近护理工作者,

感受她们以医者之爱,

照亮健康之路的职业担当。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崔淑节从进入医学的殿堂到深耕护理岗位,深知护士这份职业的神圣与崇高,工作中时刻秉承无私奉献的精神,求真务实,刻苦钻研,坚持终身学习的信念。经过多年的临床工作积累,她收获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为中医护理事业奉献力量。

以患者为中心 提高业务水平

在日常的护理实践中,崔淑节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医护理的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中医护理技能,还勇于创新,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护理技术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她摸索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建立“主责组长”负责制,通过合理设计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架构,充分发挥“主责护理组长”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组长的核心胜任力,除培养团队护士专业能力之外,更注重培养其管理病人的综合能力,锻炼其自我学习的能力,做到能岗匹配。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她争在一线,勇于担当,配合医院及科室工作安排,积极组织协调各项工作。另外,她潜心钻研服务模式,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护理查房,有与内分泌科协作完成甲状腺性心脏病的护理查房,也有与重症医学科协作完成的探讨基于健康信念模式下房颤伴心衰患者的护理查房等等,突破知识和思路的壁垒,收获颇丰。在护理查房案例的组织中,她积极创新组织模式,带领护理团队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爱岗敬业 深耕护理专业

2024年,崔淑节在护理部及科室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华护理学会中医治疗护理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并于西苑医院进修学习。学成归来后,她结合科室优势病种,积极开展中医特色适宜技术,深受患者好评。在工作中注重收集典型护理案例,撰写护理案例论文及综述,带领护理团队积极开展护理科研。带领CCU重症护理团队开展临床重症护理工作,积极组织重症护理查房,夯实基础护理,扎实专科护理,努力提高护理团队的专业护理水平。

身为心血管科护士长,崔淑节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教学、科研水平,积极参加护理管理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及管理水平,带领护理团队在专科发展及科研教学方面不断提升。

她参与编写护理专业相关教材及护理管理相关书籍,积极申报教学课题,除临床带教护理院校的实习、见习护生之外,还承担区级继续教育的授课工作,并担任项目负责人。参与中医管理局组织的多家医院的中医基础知识100学时授课任务。作为中华护理学会中医治疗护理专科临床教学基地老师,承担专科学员的授课任务。她还积极开展科内教学,并运用PBL教学法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带领科内护士开展教学活动。带领护理团队积极创新,申报临床护理课题。已完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级课题1项,北京中医医院院级课题1项。先后发表期刊论文共计14篇。作为第一作者,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案例库平台发表个案论文1篇,在中西医结合护理杂志发表个案论文一篇,作为第一负责人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医院创新管理与技术应用协会护理创新管理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护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护理》“护理人文关怀”专栏杂志编委。

在北京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李学艳用心钻研急危重症护理及中医护理内容及内涵,用自己的智慧与爱心为危重症患者无私付出。

临床护理-精益求精,患者至上

在临床护理方面,李学艳始终坚持以急危重患者为中心,生命至上,用心用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她熟练掌握急危重症各项急救技术及中医护理的各项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她注重细节,从急危重细节入手到心理调适,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李学艳所在的护理团队成功护理了数百名急危重患者,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以上。她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护士” “患者最满意护士”“先进个人”,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护理岗位荣耀工程临床护理骨干等荣誉称号。同时,她还积极参与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义诊,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教学传承-薪火相传,培育新人

在教学方面,李学艳深知人才培养对于中医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她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将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科室内主管教学内容和质量,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实习生、低年资护士、进修生深入了解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及中医护理的精髓。

在2023年获批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专科护士带教基地,通过前期基地申请、带教基地前期准备,制度建设,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对2名中西医专科护士带教进行专业化的、个性化辅导,对出科个案病例汇报进行总结、梳理。2名中西医专科护士顺利完成基地带教内容并根据中西医专科护士要求修改教学授课方法及内容以满足临床需要,其中一名中西医专科护士获得了基地优秀中西医专科护士并代表基地在总结会上进行汇报发言。另一位专科护士在基地学习期间撰写护理个案入选“2024年度京津冀中西医结合护理优秀案例”。

李学艳作为医院中医护理传承小组组长,在护理部主任和各科护士长的支持下,带领组员积极挖掘北京中医医院老一辈护理人传承中医护理内容、中医护理内涵、中医护理方案和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和技能等。并将其融入到临床日常工作中,更好为患者服务,解决患者实际问题。完成中医护理师承继承人问卷调查,了解本院中医护理人员学习需求及方式,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给中医护理指导老师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上一些指导。她还承担了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建设方案的准备工作,并在2024年5月11日获批北京市“第三批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郝丽中医护理传承工作室”,李学艳为中医护理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学艳先后为科室培养数十名优秀的重症医学科科室护理骨干人才,其中多人已成为科室及医院的骨干力量。她曾在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进行壁报交流,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科研创新-探索未知,引领发展

在科研方面,李学艳带领科室护理科研小组进行不断学习和输出,提高科室对科研感兴趣护士阅读、管理和使用论文能力。李学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致力于中医护理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她主持并参与了院级课题2项,围绕中医护理的疗效评价、技术优化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她努力钻研书写案病例,并发表,还取得了专利。此外,她还参与了中药鼻饲护理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为推动中医护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