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新闻 | 聚力谋发展 尽责惠民生——全国政协委员刘清泉、姚卫海参会履职
发布时间:2024-03-05

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作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清泉,急诊科主任姚卫海赴会履职,将深入协商议政、认真履职尽责、广泛凝聚共识,为卫生健康事业振兴发展集智献策,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刘清泉:健全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是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征的鲜活载体。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物设施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中医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标准化是衡量中医药学科成熟度、规范中医药行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也是稳定和提升中医药诊疗效果、推进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医药标准体系是涵盖中医药名词术语、基础理论、临床诊疗、药学研究、医政管理等标准内容,并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将“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作为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之一。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指出,实施中医药发展重大工程,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大中医药标准制定等的工作力度,加快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体系。这要求我们以此为方向,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重要、急需标准的制修订,处理好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与其全局发展之间的关系。

我国已发布一系列中医药相关标准,标准体系已见雏形。但是,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质量不高、修订不及时、应用不足、研究乏力等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现行的5项中医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是在2006年及以前发布的,之后暂未更新。25项中医(针灸)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是在2008年至2016年发布的。在现行的9项中药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中,5项于2015年发布,2项于2018年发布,1项于2013年发布,1项于2008年发布。总体来看,中医药领域的推荐性国家标准数量仍然较少,覆盖面也较窄,管理体系尚不完备,标准制修订不及时。

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顶层设计;二是扎实推进中医药标准化基础研究,积极引导高质量科技成果向标准转化;三是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标准引领中医药传承发展。

刘清泉: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传承创新”摆在重要位置,既体现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性,又为做好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国卫医发〔2021〕27号),提出要加快公立医院高质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加快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建设高质量中医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中医医院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是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进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当前中医药事业处于大好发展时期,中医药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但中医药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困境。一是学术传承模式规模有限,师承教育以跟师临诊、口传心授为主要途径,作为指导老师的名老中医普遍高龄且精力有限,这导致师承教育的教学规模较小、带教数量较少等情况,规模难以满足中医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和群众医疗需求。二是人才培养周期较长。有学者研究显示,在中医药领域,从独立行医到在当地成名的时间平均为12.33年,从独立行医到在省内成名的时间平均为18.44年,从独立行医到在国内成名的时间平均为24.63年,成长为高层次领军人才需要较长时间积累。三是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激励机制仍以政策激励、物质激励为主,精神激励不足。现阶段并未从长期发展、科研扶持、精神激励等方面给予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充分认可与支持,无法为高层次人才的传承创新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特色中医药人才培养工程。三是优化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姚卫海:加强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广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医学理念。加强中医药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推广宣传,有助于丰富“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内涵,也有利于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增强我国软实力。对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增进与沿线国家的友好关系和互信合作。然而,目前中医药在国际推广方面仍面临着认知度不足、标准体系不健全、国际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挑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拓展多边交流平台;二是加强交流、增进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医药人才;三是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完善国际标准体系;四是加强政策与资金支持,提升监管与服务保障。

姚卫海:加强普及中小学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

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技瑰宝,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 年)》提出要“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十四五”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积极探索丰富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形式,将中医药文化与传统节气、节日等相结合,开展了五彩缤纷的校园中医药文化主题日活动,累计吸引近80万名中小学生参加。在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不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意义重大。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积极推动下,覆盖面渐次扩大,发展良好,但也存在教育主管部门与中医药管理部门配合度不高、中医药科普资源缺乏创新性、趣味性等诸多问题。

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顶层设计。二是设计特色课程内容,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独特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三是做好课堂融合教育,加强中医药文化渗透。四是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学习氛围。

姚卫海:加强“生前预嘱”宣传推广

“生前预嘱”是指人们在头脑清醒时填写生前预嘱(living will)文件,表明对死亡方式的个人意愿,譬如在临终前放弃心肺复苏,放弃使用呼吸机等人工生命支持系统的做法,正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它帮助人们以接近自然的死亡方式,最大限度地追求生命和死亡尊严。

2013年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致力于推广生前预嘱理念。2021年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2022年深圳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实现生前预嘱立法的地区。10余年来,生前预嘱的理念,靠一些热心人士与医学专家不懈努力,社会认可度愈来愈高。但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宣传力度有限等因素,目前注册签署的人次只在5万左右徘徊,与我国人口基数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生前预嘱让人们归路自主,通过签署文件,让医护人员和家属了解患者意愿,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达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观者安顺的目的。

建议:一是加大生前预嘱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个有需求的患者在生命末期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尊严。二是成立全国性生前预嘱注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