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你满血归队,继续投身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我们一起携手,共同战疫,定会驱走疫情的阴霾,迎来胜利的曙光!”看着欢迎归队的卡片,回想这几天特殊的经历,北京中医医院护士韩伟萌的眼睛湿润了,更加坚定了继续投身到方舱工作的决心。
“龚老师,我报名参加方舱医疗队”。看到方舱医疗队组建的通知,韩伟萌立刻向护士长报名。她说,作为一名护士,一直都想到抗疫一线支援,之前报名支援武汉和小汤山医院都未成行。希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让更多的人回归平常的生活,也希望像她一样因为疫情和家人无法相见的人越来越少。
11月21日韩伟萌作为新国展方舱医院医疗队的一员出征。“当时我心情还是挺复杂的,虽然参加过隔离点工作,但这次要直面阳性患者。从防护到日常工作,肯定挑战更大。”
11月22日新国展方舱医院W4舱开舱接收患者,办理入舱手续、测量体温、监测病情、观察身体情况、发放生活物资和一日三餐......队员们忙的像陀螺一样,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收满1300余名患者。满舱患者,从生活照顾到医疗救治,韩伟萌和队友们步行的速度更快了,解释和安抚的话语更多了,她们的疲惫感也随之来得也更快了......
“萌萌,最近你有什么不舒服吗?你的核酸结果是阳性。”韩伟萌看到队长发来的信息,瞬间懵了。“我感染了?!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暴露的?昨天我都接触过哪些队友?”韩伟萌回忆说,“当时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毕竟之前也没有过经验,但是更多的还是担心会不会因为我的原因导致其他队员感染。我的组长徐蒙第一时间来安慰我、疏解我,还在为没有保护好我而自责,我低着头,眼泪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
从医疗队员变成隔离患者,韩伟萌以一名患者的视角重新认识了方舱。在这里,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疫情成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邻居,他们称呼彼此为“舱友”。韩伟萌刚入舱时,相邻的“舱友”十分热情,帮她拿物资、拿饭,介绍环境。通过交流,韩伟萌发现大家都很乐观、积极,突来的疾病并没有带来太多影响。同时,她也体会到患者的各种需求和诉求,及时反馈给医疗队指挥部。
韩伟萌没和父母说参加支援任务,只是告诉了同为医务人员的男朋友。医院科室主任周冬梅、党支部书记曲剑华和护士长龚永红第一时间联系韩伟萌,“小韩,现在感觉怎么样?发烧吗?”“嗓子还疼吗?一定多喝水。”“不要想太多,一定会很快好起来的。”韩伟萌的手机里每天都会收到科室同事和男友的问候。医疗队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战友们,利用工作之余来看望她,让她感受到宽街大家庭的关爱。“虽然那几天舱外是零下六七度,六级大风,我却倍感温暖。正如W4舱8号门所贴过的那句标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韩伟萌也不断鼓励自己。
核酸结果阴性!经过几天恢复,韩伟萌的两次核酸结果阴性,可以出舱了!她开心极了,不过接下来要面对一个选择,回家休整还是归队继续战斗。医疗队领队和科室领导告诉她,不要有心理压力,尊重她的个人选择。“刚开始我有点纠结。”韩伟萌说,“感染初期,身体不舒服,特别想家。但经历过在方舱的这几个日日夜夜,作为患者体会到了不同角度的方舱,更能体会到方舱患者的所需、所想,也更明白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正是因为有了这次的插曲,更加让我坚定了归队的信念。”男友也很支持韩伟萌归队的决定,他说:“我就知道你会这样选择,我一直也想去一线,但是目前还没有机会,你在战斗就相当于我在。”
“欢迎伟萌归队,感谢你为队伍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一定要好好休息,养好身体,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12月2日晚上,韩伟萌顺利出舱了,医疗队领队、医院党委副书记程军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驻地酒店门口迎接她归队,既感动又心疼,并送上了医疗队制作的“欢迎归队”慰问卡和慰问品。
经过隔离休整,韩伟萌即将再次投入抗击疫情的一线工作,她在笔记本上写下: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来自领导和战友们的关怀。虽然身体抱恙,但心里始终是暖暖的,也曾无数次流下感动的泪水。我对院训“仁术勤和”有了新的感悟。寒冬虽至,但我相信在我们北京中医医院新国展方舱医院医疗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终将迎来春天,胜利凯旋!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