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深耕临床一线,把患者健康放在首位;
他们勇攀科研高峰,在创新路上深耕不辍;
他们不畏风险艰难,在抗疫一线执着坚守;
他们夯实教学基本功,传承精华育新才……
近日,北京中医医院组织开展十大优秀青年医师评选活动,受到了全院的重视及广泛关注。青年医师是医院发展的中流砥柱,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让我们走近优秀青年医师们,了解他们的优秀事迹。
申子龙,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先后师从王世东教授、赵进喜教授、杨国旺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肾病科执行主治医师、教学助理,《环球中医药》杂志学术通讯员。
申子龙参加工作至今,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努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秉承“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理念,主张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医古典著作,学崇仲景,重视运用“命门三焦气血水”学说治疗慢性肾脏病,采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祛风清热凉血法治疗紫癜性肾炎,益气解毒、凉血清热法治疗IgA肾病,益气活血、和胃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均取得满意疗效。作为团队成员参加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名方中医杯”中医经典传承大会,荣获中医经典传承优秀团队。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篇,《中国中医药报》发表学术文章8篇,参编学术著作2部,参与课题“凉血清热法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尊师重教 勇于担当
作为肾病科教学助理,申子龙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对中医的学习兴趣,主张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应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谨遵师训“熟读经典,勤临床,多拜明师,悟性强”是中医成才的必由之路,负责为规培学员讲解《神农本草经》,重视运用《神农本草经》解读经方配伍,理论联系临床,参以名老中医经验及个人临床应用心得,学员反馈良好,主编《神农本草经》讲堂实录于2022年4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同时重视教学改革,主持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临床教学科学研究等4项教学课题,第一作者发表教学论文2篇,参与编写《中医内科学实用新教程》等2部教材。并指导学生撰写经典学习体会及毕业论文,深获好评。2021年荣获我院首届教学病例讨论比赛二等奖。2020年、2021年连续被评为我院“优秀教师”。
在努力医教研协同发展的同时,申子龙重视科普宣传工作,践行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坚持做“有用的科普”“老百姓听得懂的科普”,在北京日报、健康报等发表科普文章10余篇,曾做客中国人民广播电台《乡村之声》栏目。
申子龙积极参与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期间,他在延庆无症状隔离点参与冬奥保障及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期间忠于职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深入贯彻落实北京冬奥组委疫情防控办公室制定的关于闭环内涉奥入境人员阳性病例的疫情防控精神,立足本职、着眼大局,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同时休息期间带领工作人员练习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增强体质,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荣获我院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五四青年”。
“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医虽小道,实济世活人之一端。故学医者,为身家温饱计则愿力小;为济世活人计则愿力大。”申子龙一直以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自序中一句话勉励自己,牢记中医使命,传承中医学术,不断提高临证水平,衷中参西,厚德济生。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