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媒体聚焦 |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发挥独特作用 提升中医应急能力
发布时间:2021-07-09 来源:健康报

2020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方案》和基地依托医院名单。

今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中的独特作用,规划布局中医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打造高水平中医疫病防治队伍。

今年 6 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基地建设进展如何?中医院如何发挥独特作用?

近日,健康报记者走进作为基地依托医院之一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请该院院长刘清泉讲述他们的探索和思考。

from clipboard

“要把演练内容当作真实情况处理”

6月4日至5日,北京中医医院开展了一场突发性传染病应急演练。此次应急演练是该院作为国家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的依托医院,开展的专业培训中的一项。

“要把演练内容当作真实情况来处理”,刘清泉在应急演练总结大会上说,要通过演习,梳理每个重要环节的工作要领,形成一整套能落实到实践中的应对机制。

“北京中医医院承担基地建设的优势在于,医院中医急诊专科是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华北区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学科,有中医‘救急’的医教研基础。”刘清泉介绍,

医院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在硬件及软件上加大投入,加强应急救治物资储备,达到基地建设目标,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谈到基地的发展,刘清泉介绍,基地对传染病的五大症候群,即发热呼吸道症候群、腹泻症候群、发热伴出疹症候群、发热伴出血症候群、脑炎脑膜炎症候群,都提出了防控治疗需求。

基地通过持续的建设,总结规律,提升核心技术,达成指南共识。

目前,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正在推进硬件配置、制度制定、人员培养等工作。刘清泉介绍,医院组织中医急诊科、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建立专业的应急人才队伍,以“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为原则,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装备完善、救治装备更新以及装备车辆运维等工作。

医院还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专家,制订有关常见突发急性传染病、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中医药救治预案,通过演练,不断完善组织运行、救治流程,增强技术储备。

下一步,医院将继续提升疫病防治能力,每年组织大型联合演练和专业培训,建立培训、演练的长效机制,确保应急医疗队和疫病防治队能力的持续提升。在疫病防治基地建设上,北京中医医院将建设可转化传染病区及ICU,推动感染性疾病科标准化建设。在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上,医院将重点推进应急机动病区建设、应急手术室建设、急救物资储备、远程医疗会诊信息平台建设、转运能力提升、院前急救服务水平提升、应急移动医院建设、应急培训能力提升等工作。

启用发热门诊 建好医院“哨点”

6 月 5 日进行的应急演练,主要调动了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的诊疗力量。

2020 年 11 月 30 日,北京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开诊,成为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机构首个启用的发热门诊。

“医院发热门诊楼建筑面积达1800平方米,是医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发热门诊的启用,可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加强新冠肺炎疫情控。”刘清泉说,发热门诊是医院学科建设的基础,基于此,医院能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救治传染性疾病患者方面的优势,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记者在北京中医医院看到,该院发热门诊设置在院内的一个独立区域,一层为门诊,二层设有观察室、抢救室、负压病房等,诊疗服务形成全流程闭环。患者在独立的发热门诊楼中,即可完成挂号、问诊、化验、胸部CT检查、缴费、取药和必要的治疗处置。为了减少非必要接触、方便医患实时交互,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楼内还配备了可视对讲系统、智慧药房等智能设备。“作为覆盖北京地区的疫病防治基地,医院面临着更为严格的防疫要求,因此更要做好传染病发现的前哨。”刘清泉说。

对应用前景怀揣一份期待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代的名中医大都是传染病诊治大家,中医药在几千年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传染病的经验。”刘清泉认为,从我国疫情防治的历史来看,中医药功不可没,一代代中医药大师为乙脑、呼吸道传染病等疫情的防治作出了突出贡献。

如,在20世纪小儿乙脑、麻疹、流脑流行时期,北京各大医院儿科病房人满为患。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温振英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中医儿科病房,挽救了大量患儿的生命。

“在 2008 年汶川地震中,我们遇到很多伤口久不愈合、复杂疾病的患者,我们迅速开展规律认识,最终给出了有效的治疗方案。”刘清泉回忆道,“面对新发传染病,前期我们往往无法明确诊疗方案。这时,中医可以迅速开展规律认识,总结诊疗方案,指导后续的治疗。至今,仍有很多经典的治疫病的方子在流传。”

在我国,中医是特色,是“增量”。刘清泉认为,在防疫与紧急医学救援中,中西医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相辅相成的合作关系,达到“1+1>2”的效果。在此次新冠肺炎救治中,治疗路径基本是:对轻型和普通型的患者,以中医药治疗为主,控制其病情;对重型和危重型的患者,中西医协同救治,将死亡率控制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中医不是慢郎中。”对中医药在应急医学救援及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应用前景,刘清泉怀揣一份期待,“从新冠肺炎的防治成果出发,我们要继续努力,创造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新医学’体系。这种医学体系既非传统的中医,也非经典的西医,应既有现代医学的优势,又具有传统中医的特点,能够真正引领世界医学的发展。”

刘清泉说,要提高中医药在全球疫情防控救治中的参与度,通过临床救治成果让世界看到中医药的价值。

本文来源:健康报

作者:张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