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媒体聚焦 | 北京中医医院上网记
发布时间:2021-05-19 来源:健康报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赵女士每逢春夏交替天气干燥时,总会皮肤痒、长疹子。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开点院内制剂涂抹,很快就能好。“小膏药很便宜,但挂号、候诊、就诊一趟下来挺费功夫。”赵女士表示,“好在今年不一样了,在家就能看上病、开出药,方便多了。”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刘东国介绍,作为北京市近日批准的首家互联网中医院,该院的网上“分身”不但给患者带来了便利,还带动了医院管理的升级。

多重推手促升级“上网”

刘东国介绍,早在2018年,该院就开始筹建线上诊疗平台,并于2019年年初启动建设。2020年,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线下诊疗挑战,该院线上诊疗建设变得更为紧迫。

“中医院慢病患者多,需要长期复诊,疫情之下他们就诊变得困难。另外,我院平均20%的门诊患者来自京外,有些优势专科能达到40%,这些患者出省就医困难重重。”刘东国说,基于上述情况,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院互联网诊疗平台建设提速,并于2020年3月获批互联网诊疗科目。

该院互联网诊疗上线后,得到了患者的热烈反馈。短期内,就有20多个省市的复诊患者叩响了医院“线上诊室的门”。“这样一来,各临床科室和医生参与的积极性也高涨了。”刘东国表示,医患的良性联动反应,使医院创建互联网医院的决心愈发坚定。

经过一年多医患线上诊疗磨合、平台针对性完善,今年3月,该院正式申报互联网医院,并于近期获批。

“与线上诊疗服务科目获批相比,互联网医院的审核、审批更为严格,管理模式也有所不同。”刘东国介绍,首先,互联网医院有正式的名称,需要办理专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次,互联网医院的相关诊疗数据必须纳入政府管理部门的平台进行监管。此外,互联网医院上线,需要通过主管部门的各项评估。这其中既要考察系统是否适用和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是否到位,也包括相关规章制度是否完备,医疗安全、药学管理、患者满意度评价是否执行到位等。“监管力度升级,管理水平升级,自然而然对患者的服务也升级了。”刘东国分析。

网上便利医患都有感

在该院门诊大厅,家住北京的李女士跟导医一番问询后,打开了话匣子:“去年,东北的亲戚来京看肿瘤,抓药吃了以后效果挺好。但她回家后,每次复诊抓药就成了难事。时间成本大,交通、住宿花费都挺多。后来她只好把京医通卡给我快递过来,我帮她看病取药,可费劲了。”李女士说,她要赶紧告诉亲戚,现在拿着手机就可以看病、开方、缴费,医院可以直接把药给她快递过去。

导医告诉记者,对其中便利感受更深的是那些专门来买“小膏药”的人。“我们医院有190多种院内制剂,便宜又好用,需求量特别大,很多外地患者专门过来买。没有开互联网医院的时候,他们要么自己来,要么托人买,花钱不少还得欠人情。”导医说,有了互联网医院,这些问题在手机上几分钟就能解决了。

“还有一些高龄或者残疾、卧床等行动不便的患者,在网上看病也特别实用。”刘东国说,比起家人来院代为开药,线上诊疗时,医生通过视频可以更为直观地看到患者的情况,开出来的方子更精准。

而对医生来说,线上诊疗还能够充分利用其在院的碎片时间。“如果是线下出诊,一次至少要拿出半天时间。但在网上进行精准时段预约,即便只有两三个小时,也可以出诊。”该院门诊部主任唐武军说,“现在我们医院参与互联网诊疗的医生已经超过100人,基本上覆盖了全部临床科室。”

唐武军还表示,由于互联网医院实现了医事服务费的医保脱卡结算,挂号费直接医保分解,参保患者每次挂号只需支付10元,“看专家号也是这个价,比线下便宜多了”。

出诊专家多,管理要升级

提起中医看病,人们的印象首先是望闻问切。线上看病,还怎么“四诊合参”?对此,唐武军坦言,望闻问,线上还不太耽误。“系统会提示患者,提前把患处、舌苔拍照片上传,另外线上视频交流中,我们也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等,但切脉确实没办法。”他提醒,线上就诊最好是稳定期的患者,“这样脉象变化不大,可以根据其他三诊进行处方调整。不适合线上诊疗的,我们会退费,请他来医院看。”据悉,在该院互联网医院出诊的绝大多数是主治医师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丰富的应诊经验,有助于他们提供更为安全和有效的诊疗服务。

刘东国说,中医看病讲究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考虑到互联网的局限性,该院要求线上顶多抄方两次,就要线下复诊;慢性病病情稳定的患者,线上诊疗3个月内必须线下复诊。

此外,中药饮片处方,也有不少讲究。“超量用药或者一些中药配伍禁忌如‘十八反、十九畏’等,也要在线上加强管理。”他表示,该院目前已实行中药处方前置审核。所有处方都要经药师审核后方可开具,一旦出现特殊处方,需要医师两遍签字确认,药师审核后才能开出。“这也促使我们的处方审核信息化水平和药学管理水平不断升级完善。”

本文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