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媒体聚焦 | 治疗重症肝病 中医不是“慢郎中”
发布时间:2023-07-31 来源:本文转自健康报、作者梁婧

在临床上,肝癌、肝衰竭、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等相对其他肝病病情较重,属于重症肝病范畴。许多慢性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等,在病情控制不佳的情况下也均有可能发展为重症肝病。重症肝病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存状态及寿命产生较大影响,且在有些情况下临床治疗方式有限,导致治疗难度较大。

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是全国中医医院中历史最悠久的肝病专科之一,其创始人中医大家关幼波,为肝病的治疗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医肝病大师”。该科医疗团队在学术带头人徐春军教授的带领下,传承关幼波等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以关幼波“气血辨证”“痰瘀学说”等理论为基础,通过中西医结合、中医药全程参与临床诊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治疗重症肝病方面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医是“慢郎中”,在治疗疾病时,见效相对较慢,因此不擅长治疗重症疾病。“这是一种误解。”徐春军表示,对于肝病发展到重症阶段所出现的肝硬化腹水、黄疸等,中医通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标本同治,可在短期内见效。

攻补兼施逐腹水

肝硬化腹水出现在肝硬化晚期阶段,即失代偿期,属于中医学“臌胀”“水鼓”“石水”等范畴。该病的基本病机为久病体虚,正不抗邪,水湿内停。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肝、脾、肾三脏虚损,尤以脾虚为主,气血大亏;邪实为湿热余邪,痰瘀阻络。

“治疗本病,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注重补气、活血化痰、疏利三焦等。”徐春军解释,肝硬化腹水患者气血大亏,故以双补气血为主,根据“治水先治气,气行水自治”的原则,可用大量生黄芪补气。另外,三焦气化不利是水湿停聚的直接因素,而三焦的气化功能与肺、脾、肾的功能密切相关,故疏利三焦实为:宣肺以“开鬼门”,疏涤肠胃以“去菀陈莝”,健脾以转枢机,温肾利水以“洁净府”。在临床上,大家可用麻黄、杏仁、葶苈子等宣通肺气,以开发上焦;白术、茯苓、川朴等健运脾气,以理中焦;肉桂、防己、木通、猪苓等温肾通关,以利下焦。

此外,徐春军强调,本病以正虚为主,但腹水为邪实,所以攻邪逐水也是本病的主要治法之一。“单纯扶正则邪水不去,单纯攻逐则邪去人亡。因此,在腹水初起,而正气尚支时,需果断抓住攻逐之机。”徐春军说。

“治黄三法”去黄疸

黄疸出现在急性期,叫作急性黄疸,但有时也出现在肝病后期阶段。重症肝病患者出现黄疸说明病情在向严重阶段发展。“治疗黄疸,我们遵循‘治黄三法’,即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要化痰,痰化黄易散。”徐春军指出,黄疸多由湿热相搏而成。在黄疸的发生演变过程中,“毒”“瘀”“痰”是主要致病因素。常用中药包括茵陈、藿香、佩兰、杏仁、橘红、丹皮、赤芍、泽兰、连翘、草河车、六一散等。其中藿香、佩兰可芳香化痰,杏仁、橘红可宣肺健脾化痰,丹皮、赤芍、泽兰可凉血活血以化瘀。

扶正祛邪抗肝癌

徐春军介绍,肝癌属于中医“积聚”“癥瘕”“血鼓”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曰:“癥瘕者,皆由寒温不调,饮食不化,与脏气相搏结所生也。”肝癌的发生、发展,与气血失调,正气虚损,气、血、痰互相搏结不化等密切相关。治疗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疾病发生、发展的共性。扶正祛邪、活血化痰、调和气血、调理脾胃等治法的运用,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

“随着我国肝病疾病谱的改变,中医肝病学科主攻病种逐步由病毒性肝炎转为肝硬化、肝癌、脂肪性肝病等。”徐春军表示,发展中医肝病学科,要与时俱进,在学科发展方向上进行合理调整。同时,在研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不断优化,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持续性发展。多年来,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一直在实践中总结、创新,努力探寻中医肝病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路径。今年8月,肝病科将重新开设具有中医诊疗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肝病病房,主要收治肝硬化、肝癌、肝衰竭、急慢性肝损伤等肝病患者,依托病房加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