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肿物类疾病(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汗管瘤、纤维瘤、浅表淋巴结肿大、黑色素瘤)属于中医外科学常见、多发疾病,属于中医“粉瘤、肉瘤、无名肿毒、瘤病类、肿疡”的范畴,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临床上可分为良性、恶性二大类,其中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汗管瘤、纤维瘤、浅表淋巴结肿大多属于良性,黑色素瘤属于恶性。若失治、误治,局部病灶可增大、合并感染,甚至对患者自身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早期发现,及时就诊,正规治疗是有效减少皮肤肿物类疾病不良后果的必由之路。
专科特色 疮疡血管外科在继承名老中医赵炳南、房芝萱、王玉章等名家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在肿疡的理论总结、外用药临床研究及肿疡外治法规范化研究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荣获多项国自然立项课题、科技进步奖项。对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浅表淋巴结肿大合并感染,局部红肿热痛、破溃等,口服消炎药物、手术治疗后仍存在易复发,窦道、瘢痕形成等不足,我科通过中药内服+外治综合中医治疗可有效祛除原发病灶,促进创面愈合;同时,术后护理指导规律换药,大大降低其复发率和术后伤口感染率,有效降低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备受患者青睐。
治疗范围 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肿物类疾病(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汗管瘤、纤维瘤、浅表淋巴结肿大、黑色素瘤)。
特色制剂 内服制剂:健脾疏肝丸、内消连翘丸;
外用制剂:复方化毒膏、紫色消肿膏、芙蓉膏、定痛膏等;
特色疗法 中药贴敷:湿热蕴毒型:复发化毒膏,铁箍散,朱红膏纱条,化腐生肌散;痰湿凝结型:紫色祖疮膏、芙蓉膏、定痛膏;气血两虚型: 回阳生肌膏;
针刀疗法:依据皮肤肿物大小、炎症浸润范围、局部疼痛情况,据患者整体状况,可借助于手术或药物的方法进行实施。
专家团队 知名专家:徐旭英
主任医师:王广宇
主治医师:尚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