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医学人文丨一次角色转换的经历,教会了我……
发布时间:2024-11-25

我是一名医生,平日里的忙碌让我已然习惯了医生的角色。然而,一次出乎意料的经历,让我成为了患者,也让我更加学会换位思考。

那是一个雨后的傍晚,我在骑车回家的路上不慎遭遇了车祸,头部受到了重创,被紧急送往了离事故现场较近的一家医院。醒来时,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白色的墙壁、冰冷的仪器,还有身上缠绕的各种管线,提醒着我现在是一名患者。

我突然感觉到脆弱与无助,我努力睁开眼试图寻找熟悉的身影,却只看到了一群陌生的、正在忙碌的医护人员。就在这时,病房的门轻轻推开,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我的同事们,他们带着关切与焦急的神情,匆匆赶来探望我。

“你醒了!”领头的彭医生手里拿着我的头颅CT片,快步走到床边,“好消息,脑实质没有损伤,现在有点蛛网膜下腔出血,先观察几天吧,不会落什么后遗症的。”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情平静了。作为医生,我深知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性,但同事们的淡定与关怀让我瞬间安心了许多,也许这就是专业医生的力量吧。那一刻,我重新找回了安心的感觉,原来曾经照亮患者们的光芒,如今也照亮了我自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有来自本院和其他医院的医生来这里探望、查房,他们轮流为我检查身体、讨论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我注意到,不论是在讨论病情还是在执行医嘱时,每一位医生都非常专业认真,详细告知我接下来的治疗方案,而我内心却更倾向于自己查询的相关指南,和医生们一直讨论不休。突然间我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便开始反思:现在的我只是一个病人,不是医生。作为患者,应该给医生更多的信任,而不是质疑。

与此同时,我也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医患关系。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经常遇到患者或家属因为对病情的不了解、对治疗方案的疑虑而寻求“熟人”帮助的情况。那时,我总是尽力向他们解释医学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鼓励他们相信主管医生的专业判断。

而现在,作为患者的我,更加理解了那份对“熟人”医生的信任与渴望。但,在医疗实践中,即使是像我一样的医生,角色转变为患者之后,也要信任自己的主治医生,不应该自己判断病情、使治疗过程复杂化。患者的尊重和信任,是医生能够成功开展治疗的前提。

我也开始意识到,医患之间的信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时间的积累。医生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真诚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而患者也要给予医生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病情逐渐稳定好转。每当夜深人静时,我躺在病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时,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激那些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的同事们,感激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师的崇高职业精神——敬畏生命、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真诚善良、追求卓越。

出院的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站在医院的大门口,回想这段特殊的经历,心中五味杂陈。我深知,这次车祸不仅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患者的无助与脆弱,更让我深刻领悟了医患关系的真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专业的态度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让自己成为值得每一个患者信任的人,去赢得更多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医学人文点评

文章作者通过自身的医生与患者角色互换体验,深刻揭示了同理心的价值。作者指出,尽管每个人终将面临成为患者的时刻,但并非人人都能够肩负起医生的责任。人生的艺术在于能够恰到好处地扮演每一个角色。身为患者时,对医生的信任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这要求患者的积极参与;而作为医生,他们的从容与自信则为患者带来了力量。医生真诚的关怀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促进康复。此次角色互换的经历,不仅让医生感受到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担忧,更深化了医生对患者的理解,体会到了医患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的至关重要性。

点评人:陈清北京朝阳医院综合科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