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宽街·明科 | 中西医结合,让疑难复杂外科问题不再难
发布时间:2024-05-08

历史,是记忆的年轮,连接着昨天与今天,定义着过去和现在。六十八载栉风沐雨,六十八载春华秋实,从1956年到2024年,一代代宽街人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交出了一份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每一个时间节点,我们不仅回顾昨天,更会立足今天、展望明天。在北京中医医院建院68周年之际,“宽街·明科”专栏结合《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全方位展示学科(专科)风采,弦歌不辍谱新篇,踔厉奋发向未来。

“疑难复杂手术的术后康复不易,中西医结合特色的康复方法起到了强大的支撑作用,成为我们做复杂手术的法宝,医生坚定能获得不错的效果,也稳定了患者的情绪和信心。”北京中医医院普外/肿瘤外科主任路夷平表示。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合开展的《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中,北京中医医院在“中医外科学2023年度排行榜”排名第二。作为中医医院的外科,优势在哪里?

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创新 支撑外科解决复杂问题

“如果肿瘤转移侵犯多个脏器,需要同时做多部位手术,让多科合作成为常态是有困难的,不少患者因此失去了治疗机会。”路夷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外科专业划分较细,相比而言,北京中医医院外科的优势在于能够完成更加综合的手术,科室医生精良的技术,配备的先进设备、尖端仪器等,都为完成复杂手术奠定基础。

“复杂手术的术后恢复是个大问题,甚至让医生一筹莫展,我们正好有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让术后康复恢复变得轻松很多。”路夷平介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可通过中药内服、灌肠、外敷及针灸等方式,纠正身体的基本条件,帮助恢复脏腑功能,支撑外科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例如,术后肠麻痹的患者肠蠕动减少或消失,肠道内液体、积气增多,再次手术并不是好的解决方法。对此,北京中医医院普外/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于淼介绍,若有腹胀、肠管水肿,可用芒硝外敷腹部,能够逐水消肿止痛,另外可用大黄粉、元明粉混合灌肠,两味中药均能解毒消肿,有助肠内容物排出。还可针刺阳明经穴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并通过针灸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质量,加速康复。此外,可按时练习八段锦等中医功法,起到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让外科医生有能力治好病

从建科伊始到蝉联学科排名榜,北京中医医院外科在中西医结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作为外科医生,首先要有能力将病治好。”路夷平表示,科室采用“传帮带”的方法,让每个层次、每个阶段的医生都能得到培养,比如,掌握相应的临床外科技能,掌握一套中西医结合术后康复的方法,申报课题研究、承担教学任务等学习项目,层次鲜明,阶梯明确,保证了中医外科后继有人。

路夷平介绍,除了本院科室的发展,还要支持托管医院顺义中医院、延庆中医院等外科的发展,为他们输送人才,用良好的疗效让更多患者获益。

据介绍,北京中医医院肿瘤外科作为华北区域外科诊疗中心及中西医结合肿瘤外科主委单位,搭建了京津冀晋蒙肿瘤外科医联体,可为近60家医院做技术支撑、指导:一是科室医生会到合作医院指导完成手术,二是通过远程会诊手段为各地患者解决问题,三是合作医院的疑难复杂患者可以送到中心来完成治疗。

2015年至今,路夷平带领团队组织举办了多期先进腹腔镜的肿瘤外科学习班,一是进行现场手术演示,二是由相关领域有建树的专家做临床授课和前沿讲座,让外科同道了解中医院肿瘤外科的发展,真正将患者的问题解决好。

“每天都能看到患者从全国各地来到医院,说明中西医结合肿瘤外科在解决疑难复杂问题上取得了进展。”路夷平表示,目前科室发展受到病床规模的制约,人才还有发展空间,中西医结合科研有待继续挖掘,还需配置更新诊疗设施,跟上国内、国际前沿的步伐,让医生、学生不断进步,未来还有更好的前景。

相关阅读:

宽街·妙手 | “当患者走投无路,我们就是他的出路”——多学科协作精准切除巨大甲状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