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咱们医院的外科团队点赞!”91岁高龄的张老先生说,“感谢外科团队的努力,帮助我度过一个个难关!”
数月前,张老先生出现了排气排便减少、腹胀不适的消化道梗阻症状,并且身体日渐瘦弱,入院检查,被确诊为乙状结肠恶性肿瘤。
张老先生(为保护患者隐私,此为化姓)年事已高,又患有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疾病。虽然术前各项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但其各脏器储备功能差,接受肠癌根治手术,围手术期管理稍有不慎,就易导致各脏器功能衰竭。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肿瘤外科、麻醉科、消化内科、心内科、ICU、病理科、影像科等特进行了多学科讨论。肿瘤外科路夷平主任及各学科会诊医生详细了解病情,仔细查看情况,完善辅助检查,评估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
高龄手术,风险很大,尽管手术成功了,也极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不手术,肿瘤造成的肠梗阻可能随时危及生命。
“有希望,我们就要百分百努力!”大外科主任路夷平带领科室进行了术前的精心准备,做好周密安排,考虑到术中可能发生的每一种情况及应对办法。手术当天,路夷平主任亲自主刀,按照术前部署手术有条不紊的进行,麻醉师密切关注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等变化,经过约2个小时的紧张而有序战斗,完整切除乙状结肠肿瘤,并行根治性淋巴清扫,老人肚子里的重量级炸弹被切除了,肠道又恢复了通畅。术中出血不到100ml。术后,张老先生按计划被送进ICU病房监护观察了仅1天,就顺利转回了普通病房。
徐国丽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为老人提供了优质护理,张老先生通过了肠道出血、肠漏、伤口感染、吻合口狭窄等重重关口的考验,没有出现任何严重并发症,1周过渡到了正常饮食,顺利从外科病房出院。
张老先生出院前,拉着路夷平主任的手,竖起大拇指点赞我院肿瘤外科团队。
“您保重身体,我们还要为您庆祝百岁生日呢!”肿瘤外科团队为老人送上鲜花和祝福。
张老先生的高风险手术成功完成了,但更多人群可能正遭受直肠癌危机却不自知,为此,路夷平主任特别提醒,直肠癌由于距肛门距离近,及时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很多病人由于对便血、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认识不够,错过最佳诊断治疗时机。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都应引起注意:
1、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如排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便中带血、脓或粘液。
2、腹痛。常为定位不确切的持续性隐痛,或仅为腹部不适或腹胀感,出现肠梗阻时则腹痛加重或阵发性绞痛。
3、腹部肿块。多为瘤体本身,有时可能为梗阻近侧肠腔内的积粪。
4、肠梗阻症状。多以低位不完全性肠梗阻为主,腹胀、腹痛、便秘为主要表现,当完全梗阻时,症状加重,表现为腹部胀痛并阵发性绞痛。
5、全身症状。由于慢性失血、肿瘤溃烂、感染、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现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尤其是右半结肠癌,很多病人以贫血、消瘦为主要原因就诊。
大肠癌目前是全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大肠癌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这其中不乏高龄患者。
高龄直肠癌患者的治疗原则包括延长寿命,预防或解除梗阻、提高生存质量。目前尚无一种治疗方法的疗效达到或超过手术治疗,故除患者属于肿瘤晚期、广泛转移而失去手术意义或合并严重疾病而不能耐受手术外,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目前高龄虽是外科手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患者的全身生理状况,高龄本身不是手术禁忌因素,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加强高龄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就能够减少高龄大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降低死亡率。
供稿:肿瘤外科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