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求您一定帮帮我,之前三次手术都失败了!我太痛苦了,这样的日子我真的一天都坚持不下去了!”在我院外科诊室,患者宋大姐向路夷平主任诉说着这几年就医的艰辛和痛苦。
来自福建的宋大姐曾是一名妇科医生,2017年因为常年的反酸、烧心、刺激性干咳等等食管反流的症状,经检查确诊为“食管裂孔疝”,也正是食管裂孔疝引起了上述一系列的胃食管反流症状。
2017年,宋大姐在当地医院进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出现复发,她在2019年、2020年又分别进行了一次腹腔镜手术及开胸手术,但均未能成功。
连续三次手术失败的打击对宋大姐的心身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她每天抑郁寡欢、愁眉不展,更可怕的是她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吃什么吐什么,腹痛,反酸,嗳气,不停地呕吐日日折磨着宋大姐,身高1米6的宋大姐被折磨到体重仅剩不到40公斤。
再这样下去宋大姐不但毫无生活质量,更将面临生命危险,最后她在同事的推荐下,抱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北京,找到了疝与腹壁外科专家路夷平主任,这是她们一家人最后的指望了,才发生了文章开头在诊室里的那一幕。
宋大姐已经经历三次失败的手术,两次经胸腔、一次经腹腔,无论是胸腔还是腹腔内组织水肿黏连都非常严重,而且第三次开胸手术时已经显示组织直接粘连在心包上,加之术后长时间无法正常饮水进食,患者营养状况差,再次手术的难度及风险可以想见。
路夷平主任没有拒绝这样一位走投无路的患者,这台手术注定是一场硬仗,更要做万全的准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准确的术前评估和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必不可少,在接诊后,路主任带领团队为宋大姐完善各项相关检查,并邀请北京世纪坛医院胸外科的姜福胜主任会诊共同研讨,为宋大姐制定了精细化的手术治疗方案。
“胃底最近处距离心包仅有1mm!”在手术中,路夷平主任探查胸腔、腹腔,发现胃底与心包和左肺下叶都紧紧粘连在一起,这样高难度的手术没有难倒手术团队,路主任将胸腔胃成功分离拖回腹腔,修补了膈肌缺损,同时完成胃底折叠避免术后反流症状再次复发。手术圆满成功,宋大姐重获新生。
看着宋大姐出院时的笑容,肿瘤外科团队更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意“我们每一次的拼尽全力,挽救的不单单是一条鲜活的生命,更是一整个家庭,这是作为医生最幸福的时刻。”
问:什么是食管裂孔疝?
答:是应该位于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膈食管裂孔进入了胸腔所造成的疾病。
形成食管裂孔疝的病因尚有争议,少数发病于幼年的患者有先天性发育障碍的因素;近年来多认为后天性因素是主要的,与肥胖及慢性腹内压力升高有关。
问:食管裂孔疝患者的症状有哪些?
答:主要有三方面表现。胃食管反流症状表现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胃内容物上反感、上腹饱胀、嗳气、疼痛等。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感,可放射至背部、肩部、颈部等处。平卧、进食甜食、酸性食物等均可能诱发并可加重症状。此症状尤以滑动型裂孔疝多见。
疝囊压迫症状:当疝囊较大压迫心肺、纵隔,可以产生气急、心悸、咳嗽、发绀等症状。压迫食管时可感觉在胸骨后有食管停滞或吞咽困难。
并发症相关症状:(1)出血:裂孔疝有时可出血,主要是食管炎和疝囊炎所致,多为慢性少量渗血,可致贫血。(2)反流性食管狭窄:在有反流症状病人中,少数发生器质性狭窄,以致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食后呕吐等症状。(3)疝囊嵌顿:一般见于食管旁疝。裂孔疝病人如突然剧烈上腹痛伴呕吐,完全不能吞咽或同时发生大出血,提示发生急性嵌顿。
常规的检查手段是胃镜和X 线上消化道钡餐,这两项检查是必须进行的,X 线检查仍是目前诊断食管裂孔疝的主要方法。
供稿:肿瘤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