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名中医在身边 | 杨国旺:传承与创新并重, 构建完整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体系
发布时间:2021-09-15

名中医在身边

今年我院26名医师分别荣获“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王国玮、王笑民、王萍、王麟鹏、刘红旭、刘清泉、许昕、张声生、金玫、姚卫海、董子亮、程海英12位专家荣获“首都名中医”称号,王玉光、毛克臣、曲剑华、杨国旺、张捷、郑军、滕秀香7位专家荣获“优秀名中医”称号,王桂玲、刘宝利、李彬、张苍、赵文景、徐旭英、徐春军7位专家荣获“首都中青年名中医” 称号。(以上各项名单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名中医”是首都中医药系统的先进典型,他们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无私传授独到的学术经验,积极培养学术继承人,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传承着以燕京医学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

今天继续推出“名中医在身边”专题,系列报道我院“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以此向他们致敬,向他们祝贺!

优秀名中医——杨国旺

from clipboard

杨国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

擅长肺癌、乳腺癌、淋巴瘤、消化道肿瘤等恶性肿瘤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和急症如胸腹水、癌痛的中西医结合处理;肿瘤微创介入治疗等。

先后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课题”在内的各级课题10余项。获得“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人民好医生”、 “第七届首都十大健康卫士”提名奖、“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名中医”等荣誉称号或表彰。目前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多项学术任职。

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部局级课题10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依据研究结果,建立了肺癌、乳腺癌等多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开发一系列有效的中医特色方剂和技术并转化到临床实际运用。

传承与创新并重  构建中西医结合肿瘤诊疗体系

肿瘤科收治的大部分是中晚期患者,治疗极具挑战性。曾经有一位70多岁患晚期恶性淋巴瘤的老太太,化疗后没达到理想效果,患者也无法耐受继续化疗。家属慕名用轮椅推着病人来到肿瘤科,经过杨国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益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要治法的纯中医治疗,患者身体逐渐康复,可以在家人陪伴下享受天伦之乐,定期复查时显示肿瘤保持稳定,最终患者生存期延长了7年。

在临床实践中,杨国旺注重秉承科室前辈医家总结的“肿瘤治疗四项基本原则”并注入个人深刻理解。①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肿瘤的治疗切勿“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既要治人所生的“瘤”,也要治患瘤的这个“人”。②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临证处方时攻补兼施、中西结合、因人治宜,把握治疗分寸、时机和策略,方能取得良效。③中医辨证治疗与西医辨病治疗相结合。辨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体现了中西医融合的理念。肿瘤的综合治疗中,中医和西医应当是打配合而非打擂台,如同人的左右手,工作时相互配合方能发挥最大效应。④规范化治疗与个体化治疗相结合。世界上没有两名完全相同的肿瘤患者,肿瘤的治疗不可能千篇一律。一定在规范化治疗的指引下,针对每一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并根据疾病演变动态加以调整。

立足中医原创思维  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杨国旺针对肿瘤诊疗中的难点和疑点,对肿瘤的病机和治则治法进行深入思考。他认为肿瘤发病,源于机体内外诸般不和,虚痰瘀毒为患;肿瘤总体属性为“体阴而用阳”。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应当遵循《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和其不和,以偏纠偏,祛有余,补不足。总结出“清和相济、寒温互补”的中医治疗基本原则,遣方用药往往依据病情“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经方与时方灵活运用、协同互补。

在肿瘤临床由现代医学主导治疗的背景下,他一直探索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优势。“生血汤”是科室学术带头人郁仁存教授创立的一首治疗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名方,在多年应用基础上,他带领团队进行了组方优化和剂型改革,由内服剂改成可外用脐疗给药的“加味升血贴”,申报了课题进行疗效验证并最终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他把肺癌、淋巴瘤和恶性胸腹水作为主攻方向,针对其核心病机和治则治法进行了深入思考和长期实践。临证时既要病证结合,也要立足中医原创思维。例如,他总结并运用李可老中医“攻癌夺命汤”加减化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延长患者生存;运用张锡纯“消瘰丸”和《校注妇人良方》中收录的“仙方活命饮”治疗恶性淋巴瘤;运用“行气温阳、利水解毒”法治疗恶性胸腹水;将肿瘤科郁仁存教授基于肿瘤演变的“气虚血瘀学说”所创立的“益气活血解毒法”及其系列方剂运用到肿瘤相关血栓等并发症的防治中,均收到较以往常规治疗明显提升的效果。

在临证中,他倡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中医外治方法,包括针灸、穴位贴敷、手法治疗等,针药术并用,既丰富了中医治疗手段,又能发挥协同互补作用,内外合治,相得益彰。

注重师承教育  系统整理挖掘名家学术思想

作为博士生导师,杨国旺教授十分重视教学工作,主导设计并开设了首都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实践与进展》,牵头编写并出版了研究生教材。累计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30余名,许多人已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

杨国旺教授非常重视中医师承教育,他所领导的肿瘤科先后建立了郁仁存、柯薇君、王禹堂、饶燮卿等国家级和市级名老中医工作室站,进行了系统的名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的整理挖掘,出版了十余部论著,发表了50余篇论文,培养了一大批传承弟子。近期,他带领团队联合北京多家中医医院开展了“燕京中医肿瘤学术流派”名家学术思想、理论和运用的整理,在行业内形成良好反响。

相关阅读:

【宽街荣耀】我院26名医师分别荣获“首都名中医”、“优秀名中医”及“首都中青年名中医”称号

【名中医在身边】王国玮:承家学担重任,融合创新推动中医传承发展

【名中医在身边】王笑民:从“毒”论治肿瘤,开拓中医治癌新思路

【名中医在身边】王萍:致力攻克皮肤顽疾,开展中医产品创新研究

【名中医在身边】王麟鹏:“针功夫”通经祛邪,推动针灸学创新发展

【名中医在身边】刘红旭:中西医结合治“心病”,打造医教研一体化心血管病中心

【名中医在身边】刘清泉:中医药抗疫有“方”,扶危渡厄显医者担当

【名中医在身边】许昕:传承中医妇科,守护患者安康

【名中医在身边】张声生:治病亦医心 ,推动中医脾胃病学科发展

【名中医在身边】金玫:提出心衰患者“全程治疗”理念,定位中医药治疗慢性病优势靶点

【名中医在身边】姚卫海:济危救急,勇做中医急危重症诊疗救治“急先锋”

【名中医在身边】程海英:从经络辨证入手 ,应用中西医多学科优势进行疑难病诊疗

【名中医在身边】王玉光:从“追疫人”到“逆行者”

【名中医在身边】毛克臣:打造“宽街明药”,实现院内制剂规范化生产

【名中医在身边】曲剑华:传承中医精髓的践行者

供稿:继教办

编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