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三尺讲台竞芳华 教改创新谱华章——临床医技教研室进行教学基本功比赛遴选
发布时间:2025-06-11

近日,为选拔北京中医医院教学基本功比赛参赛人员,医技教研室举办了教学基本功比赛遴选活动。本次活动以“锻造金师队伍,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演示、PPT制作三大维度的立体化考评,选拔检验科杨春娇医生代表教研室参加院级教学基本功比赛。教育处处长王鹏、副处长陶琳、针灸诊疗中心主任医师程海英组成专家评审团,全程参与评审与指导。

构建“三位一体”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本次遴选活动是临床医技教研室落实《医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规划》的重要举措。医技教研室主任霍健伟做开场致辞,他强调:“教学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分层培养-竞赛锤炼-临床反哺’教学生态链的关键环节。”活动特别设置“双环节+三维度”考评机制:

结构性说课(5分钟):要求教师系统阐述教学设计理念、学情分析及思政融合路径

沉浸式授课(15分钟):重点考察知识转化能力、课堂掌控力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

三维度评分表:教学设计侧重逻辑架构与创新性,教学演示关注互动效果与临床思维培养,PPT制作考核可视化呈现与美学设计

教学智慧与科技创新的交响曲


放射科崔璨的《肝癌的CT影像诊断》内容,巧用动画形式,生动形象地解构肝细胞癌的“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机制,构建沉浸式学习场景。立体呈现肝癌“快进快出”典型征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肝癌的CT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超声科李月华的《乳腺癌的超声诊断》,带领学生回顾超声成像的基本原理及乳腺解剖,认识超声探头下的乳腺结构,使用不同教具由浅入深的乳腺癌在超声探头下的常见表现形式。加入“云课堂”二维码扫描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对授课内容的反馈更及时。

检验科杨春娇的《ABO血型鉴定》内容,通过影视作品中“滴血认亲”的经典桥段引入课程,使用教具生动的演示了“ABO血型”形成的过程,并通过临床案例沿伸出“孟买血型”的形成机理,通过板书设计和习题将整堂课程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位评审专家对参赛医生的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在内容设计方面,授课幻灯片图文并茂,充分发挥了医技学科的特色,生动清晰地展示了正常生理变化与疾病机制。同时,评审专家们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程海英建议增加课堂互动,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陶琳强调了思政内容的重要性,例如在ABO血型课程中融入献血知识等相关内容;王鹏最后鼓励三位参赛医生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继续保持热情,以饱满昂扬的姿态面对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