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2020-2021学年先进教研室 | 皮科教研室
发布时间:2021-09-29

中医皮肤性病学教研室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为北京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周冬梅教授的带领下,目前教师队伍梯度合理,已形成了一个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7人,讲师6人;博导1人,硕导3人的强有力战斗集体,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生中医外科学(皮肤病部分);北京中医药大学京华传承班中医皮肤性病学;首医、北中医研究生课程——赵炳南皮肤病学;北中医国际学院留学生教学(英文);北中医临床特色教学模块——中医皮肤性病学;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博士生、进修生培养;国家级、北京市级继续教育项目等不同级别教学任务,在中医皮肤科的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教研室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学情加以分析,加强教学基本功督导,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有效实现教学与临床的衔接:在教学中,始终注重培养培养学生运用中医理论思考皮科问题的能力。尤其注重以病案解析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临床思维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四诊八纲的辨证思路分析临床问题,诊治皮肤病能力。使基础课阶段学习的知识和临床课顺利衔接,避免基础与临床脱节的弊病。

强化皮科通识教育:重视对年轻医师、研究生现代皮肤病学的通识教育,定期组织看图识病集中学习、基础病理集中学习。帮助医师提高西医诊断能力,增进研究的兴趣、开拓研究的范围,增加了与西医交流的能力、提高了中医在西医皮肤科领域的学术影响。

2015年,教研室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了“中医皮肤科特色教学模块”工作,针对中医学专业(5+3)试行,作为该类学生本科阶段毕业临床实习自选内容,发挥本学科优势与特色,强化中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通过课堂和临床教学,使学生们更加系统的掌握中医皮肤性病学的基础理论和常见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熟悉中医皮肤性病科的主要内治法、外治法和操作技能以及部分疾病的最新临床诊疗进展,了解一些临床常见、疑难病症的诊断与辨证原则。

立足临床,让学生们亲自到进入临床工作一线,理论课与临床见习穿插进行,真正感受到皮肤科临床的魅力以及中医治疗皮肤病的神奇之处。本模块被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模块。

根据首医的新要求,为探索中医皮肤病学科教学的新模式,教研室重新梳理了教学大纲。新版教学大纲对皮肤科常见病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课堂教学的模式等内容均作出进一步的细化、优化,针对大纲安排学习的疾病种类众多而课堂学时过短的问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设置。

教研室及时将临床基础理论应用、名老中医治学思想、辨证思路、误诊误治案例等实用性内容,融入教学中,开拓学生思路。发表相关研究性论文7篇。鼓励学生参与临床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案例式教学,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临床带教中,选择重点题目,请学生进行文献复习,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准备材料,制作PPT,在科室内部讲课,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改善了教学的效果。

教研室成员多次获得各类教学奖项,包括: 2人次获得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三等奖;2人次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3人次获得首都医科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三等奖;1人次获得院级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次获得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师范教材师资研修班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1人次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皮肤科分会教学比赛二等奖等好成绩。4人次获评首都医科大学、及首都医科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优秀教师。教研室成员共主编、副主编教材10余部,完成教学课题3部,发表教学论文20余篇。由于教学成绩突出,2015年至今连续被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评为优秀教研室。

20多年来中医皮肤性病学教研室(外科)教研室在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团结奋进,朝气勃勃,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实力不断上升。

供稿: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