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十年出诊路,不变一颗心
发布时间:2019-11-01

在延庆中医院的墙上,挂着一张我院王莒生院长的照片。也许大家会奇怪, 延庆中医院里怎么挂着咱院长的照片呢?这还要从十年前说起。

2001年,在城乡“携手工程”中,北京中医医院和延庆中医医院结成了对子。从皇城根跑到北京边上的延庆出诊,不仅路途遥远,山区的医疗条件也不好。谁来打头阵呢?这时候,王院长说“我去!”从此,隔周三,她的身影一准出现在延庆中医院的诊室里。大伙儿看着院长都去了,也都积极加入到下乡的队伍中,使山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城里专家看病了。医生支援山区一般就是几个月,最多一年,可王院长的下乡路一走就是十年。

去延庆,王院长最怕堵车了。一次下大雨,她被堵在路上,赶巧多年的关节炎又犯了,腿疼得直钻心,赶到医院后,她忍着腿痛,急匆匆地往前冲,看到患者早已排成了长队,她给大伙深深地鞠了一躬:“对不住!对不住!耽误大伙时间了!”看着王院长一瘸一拐的背影,等了几个小时的乡亲们没有一声怨言,反而劝她“您别急,慢点。”后来,为了节省时间,王院长索性头一天就住到延庆,第二天一早7点就开诊。为了让“投奔”她的患者都能看上病,王院长从不限号,在诊室一坐就是五个小时。

王院长刚到延庆的时候,遇到一位50多岁的女病人,她一坐下来,就叽里呱啦说一大堆,可王院长就没听懂几句。心想了,这北京和延庆相差不到百十里路,口音怎么就差这么多呢!情急之下,王院长写字跟她交流。没成想,妇女错字连篇,只能连说带比划。您看,这张纸,这就代表胃,这画的是舌头。最后,王院长终于明白了,她是胃不舒服,嘴里还起了口疮。但是看着纸上一行行歪歪扭扭的字,王院长心里不是滋味呀!山区百姓看病难,他们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北京来的医生身上,如果我们连老乡的话都听不懂,怎么能治好病呢?于是,王院长用心学习当地语言,现在,她的延庆话说的可好了。

山区百姓日子不宽裕,王院长就变着法儿的让乡亲们看病少花钱。她让皮科患者口服第一、二煎药,第三煎多放些水熬,再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熏蒸或是泡洗,既省了钱,又提高了疗效。她让流感患者口服第一、二煎汤药,让家里人口服第三、四煎药,预防感冒,一举两得。

王院长算过一笔账,她一个人去延庆,一次能看几十位患者。如果这些患者进城来看病,少不了家属陪同,挂不上号还得住旅馆,连吃带住带交通费得多少钱!10年出诊路,王院长诊治延庆患者上万人次,却从来没有拿过一分出诊费!乡亲们常说,王院长的药是救命的仙丹,这人是咱自家的姐妹。

为了给山区留下一支不走的医疗队,我院启动了“新名中医战略工程”,专家在延庆不仅出诊还带徒,王院长就是第一个收徒弟的专家。经过多年努力,我院为延庆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在支援的过程中,我们的医生也得到了锻炼,还收获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浓浓的乡情!

十年了,在去延庆的路上,王院长已经走了3万多公里!刮风下雨她坚持;腰疼腿肿她坚持;就算打着石膏拄拐杖她仍然坚持。除了支援郊区县,什邡震区她去了,舟曲泥石流灾区,她也去了!

十年出诊路,不变一颗心!王院长在下乡的路上,用行动践行着厚德的北京精神!谱写了一曲首都医务工作者援爱无疆的大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