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top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
学为人师 德为世范——追忆巫君玉师
发布时间:2019-11-01

巫君玉师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

回首从师学艺,往事历历在目。老师严谨的学风、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医术、谆谆的教诲,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

老师是中医大家,行医50余载,经验丰富,疗效独特。他长于中医温病,擅治急性热病、肝胆病、脾胃病及内科杂病等。善用经方,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兼取各流派之长,常运用丹溪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论治疗慢性肝病。以托毒生肌之法治疗溃疡病。以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时极其重视诊断,强调四诊务必详尽,曾以力学、流变学之理,以肌肤、血管、心搏之变化释脉之变化。运用中医药治疗疑难病症,如皮肌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硬皮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白塞氏病、慢性胰腺炎等。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但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为此,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决定以“师带徒”的传统形式,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的继承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作为首批500名国家级名老中医,老师深知中医面临的创新和文化困境。为了振兴祖国医学,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师带徒”之中。

中医是医学,同时也是文化。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要想真正领会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古文为载体的中医理论精髓,就必须熟练掌握文言文阅读能力。老师深知这一点,因此一开始便要求我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古汉语知识的学习。

为了尽快夯实基本功,老师于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我详细讲解中医典籍。他的国学功底深厚,讲解深入浅出。我们在学校期间虽然学过“四部经典”,但仍是似懂非懂,经老师一点评,茅塞顿开!我为他精辟的见解所深深地吸引、折服。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辨证论治灵活多变。大量的医疗经验、手法等从书本上是学不到的。老师在诊疗疾病特别是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以疗效独特著称。

在临床教学上,老师从“望、闻、问、切”入手,结合不同病人的特点,不厌其烦地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我体会个中玄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同时也领悟了其中的真谛。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老师还不定期地举办专题讲座,分析疑难病例,解答典型问题,使我受益匪浅。

老师不但医术精深,师德更且高尚。无论行医还是教学,他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他重病住院后,仍不忘带教之任,特将历年教学心得整理成《名老中医带教录》出版,以资后学。在本书弁言中,老师写道:“余添为国家首批500名老中医以来,深感需有以副命,故向近期间相随诸同学收集当日所谈,或就其自行整理之笔记而修词之,或就余所忆而条札之,以问答格式统为一集……此集之作,纯出乎个人于临床50余年工作中之见解,自为机杼,不受门派之囿,一以使随学者之治病能有效用为目的,故望仍须以各人之学为基而参考之可矣。”拳拳之心可鉴!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医生职业的神圣,也看到了医生责任的重大。老师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

经过几年的“师带徒”学习,我比较全面地继承了老师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在临床能力、临床疗效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早已成为本单位的学术骨干。而这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现在我想说:请老师放心,我要把对您的怀念化为工

作中的动力,为弘扬、光大祖国传统医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